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信息的传播,朱标明悟!(3/3)

邸报最早兴起于汉朝,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

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在朱标看来,这不还是官方的通信么。

苏璟摇头道:“牛懿,你有点太局限了,这邸报说的都是官方的事,那如果出现一个专门传递民间之事的民报呢?”

“将一些不需要保密的国事,以民报传递到各个地方,再由官方的书店刊印发行出来,一月一期或者一月两期进行售卖,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将一些事情真正的传达到百姓的耳中。”

苏璟这说的,其实就是报纸了。

虽说叫民报,但其实还是官府主持发行的。

朱标听着苏璟的描述,脑海中也在仔细的思考着可行性。

民报。

就是官府发行,专门售卖的邸报。

国家大事,需要百姓知道的,都可以写在上面。

只是简单的一思考,朱标便立刻意识到,苏璟这民报简直是个天才的想法。

身为太子,朱标很清楚,底下的官员有很多是阳奉阴违的。

朝廷的政令,传达下去,某些官员不会执行,还找各种理由。

但有了民报,百姓也能有渠道知晓天子准确的命令,这样一来的话,必然会对这些官员形成一种威慑。

大明的举报监察制度,现在也比之前更加的完善了。

同时,在一些事情的传播上,朝廷也有了第一手的传播渠道。

即便是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舆论事件,大明能用民报直接做出澄清。

信息准确的传播,是控制舆论最好的手段。

民报,就是这么一个准确传播信息的渠道。

同时,售卖民报还能获利,这是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富人,可以人手一份,而对于平民,只要几人一份便足以了。

“多谢苏师解惑。”

朱标朝着苏璟躬身道。

他找到了可以在大明境内完全掌握舆论的办法,只要有了民报,任何地方的宵小都休想欺骗百姓。

这简直就是天才般的想法。

“别着急。”

苏璟摆摆手道:“牛懿,这民报想要用好可没那么简单。”

嗯?

朱标一愣,当即朝着苏璟问道:“苏师,民报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苏璟淡淡道:“我问你,你从一个人口中听说了一件事,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佐证,如何辨别这件事的真假。”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自然是看这个人是不是胡说八道的人了,若是他一直都是诚信之人,我便相信,若是他有骗人的前科,那我便不信。”

“很好!”

苏璟点头道:“民报的作用很大,但想要让百姓一直都相信,就需要做到真实,最起码得让百姓认为是真实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