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的根而毁坏裂开。
她看到的是狐狸,同样寂寞追随着所爱的,亦师亦友的狐狸。她看到蛇与象,看到童真与幻想,看到孩童的纯粹与大人的装模作样。看见沙漠里,小王子为了离开,请求毒蛇咬自己一口,减少痛苦。最后,他慢慢变成天边的一颗星星………回到了自己的星球……或许他要小心,别让绵羊把他心爱的玫瑰吃了——因为飞行员没有给绵羊的嘴套,画上固定的皮带。
可能在作者看来,玫瑰是娇气,需要呵护的爱人和爱情。她骄傲脆弱,彰显初恋稚嫩。林栀梅读不到那么深,她看到玫瑰会下意识逃避,因为玫瑰的刺和高傲让她想起母亲。她没有小王子的耐心,诚挚和责任心,她会因为害怕被伤害而逃避,李长宇和她类似,比她更甚,逃的更快。
网上说:玫瑰和狐狸是两种不同的象征体。
玫瑰是爱情启蒙的矛盾体,恋爱初期的试探和自尊的拉扯;是责任意识的觉醒,牵绊着小王子的逃离和回归;是存在主义的精神符号,爱人抽象为精神图腾,肉身死去爱意长存。
而狐狸请求小王子驯服它。
这和林栀梅认知上的狡猾狐狸有所不同。
世上所有的狐狸不应该是狡猾奸诈,花花肠子很多,爱耍小聪明的吗?可是这只狐狸不一样。她喜欢这只狐狸。在狐狸身上,她看到的是勇气。追随爱,追随深度感情牵绊的勇气,她想有狐狸爱她,等她驯服。她不懂为什么小王子决定离开狐狸,而选择回到玫瑰身边。就像缺爱的人,总是在被动的等待别人来爱自己,却不敢开口去说出那句:“请求你驯服我。”
世界上很多人都在等狐狸来,却没人有勇气去当那只狐狸。他们怕哭,怕受伤,怕流泪,怕不值得,也害怕漫长的等待,害怕付出没有回报。
金色的麦田,小王子的金发融在麦浪里,狐狸和小王子完成从占有彼此,到共生。他们的精神琴瑟共鸣,亦师亦友,亦爱人亦知音。直到狐狸看出小王子的犹疑,劝他回去找玫瑰。这地球有千万朵玫瑰,可都不是他爱的那一朵。
狐狸说:“你为你的玫瑰付出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重要。”
但是在小王子离开之后的寂寞的麦田里,狐狸开始等待,就像玫瑰等待小王子回来,小王子等待回家的日夜。
它告诉作为人的我们:如果想要和人制造羁绊,就要承担流泪的风险。
与此同时,更强调爱与责任,爱不光在言语,更在行动。在日夜的磨合,陪伴,扶持,交流,共鸣中产生。
我们不是绝对单一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小王子,也可能是玫瑰或者狐狸,或者三者都是。
有段时间里,林栀梅特别喜欢看小王子,把书翻来覆去的翻旧了,就去看电影,动画。看一次哭一次,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每一次看见小王子死亡的画面,她都会忍不住,不由自主的泪流满面。
关于人生的旅程,找寻自我的话题:小王子可以看终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感悟,讲孩童与大人身份的矛盾与讽刺,爱与责任与勇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人的人性,本性与野性,自我本我与超我;哈尔的移动城堡则讲述漂泊流浪,脆弱敏感,善于伪装的心,是如何学会在认识爱的过程中变得坚强。
可是故事在她这里变了味。
狡猾的狐狸逃离了她,把她一个人抛下,独自守望林海。
狐狸对她懵懂的爱装聋作哑,对她执着的挽留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