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建平七年,我十四岁,那时天真无忧,在父母兄嫂的庇护下不识人间愁苦。
那年,我父因受安灵帝忌恨而整日闲居家中;不久之后,梁淮郅之父梁肃亦遭安灵帝贬黜。
也就是那时起,向来关系亲密的两家人有意避嫌而互相疏远。
只是我想得简单纯粹,埋怨父母不许我与梁淮郅见面,甚至背着父母私底下偷偷与他相见。
梁淮郅借着我院中乔树飞身而下来到我面前,一双狭长眼眸微微挑起,黑亮的瞳仁倒映着我的脸庞,我在其中看到自己怔愣的神色,顿觉羞臊有意别过了脸,耳边却回响着他毫不遮掩的爽朗笑声,我气得回瞪他,他这回倒是有了分寸刻意拉开了距离。
我装模作样地轻嗤道:“想不到梁家三公子一身飞檐走壁的好本事,不作大用也就罢了,非得学小毛贼的偷摸行径。”
梁淮郅却是一脸坦然,显然听出了我有意打趣而无意为难的意思,径直于一旁的石凳坐下,而后双手抵在石桌上托撑着下颌,似笑非笑地盯着我,语调尽是慵懒随意:“做个小毛贼也好,偷得片刻光阴,能一睹阿滢绝世容光,不算枉费了习得这身本事。”
他这话说得颇有几分自嘲之意。
常人对事都难免有失偏颇,更何况梁肃的儿女众多,能对诸子持平分匀父爱实非易事。人人皆知他的二子三女皆为夫人钱氏所出,惟幼子梁淮郅的生母不详。
但其实梁淮郅的生母不是不详,而是只能不详。
梁肃昔年奉命征讨南羌时大战而归,俘获不少南羌人,其中有一女子乃南羌军营中的巫医,这名女子后来同梁肃有过一段露水姻缘,不曾想她诞下一子后身亡。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梁肃最终没有选择抛弃此子,而是将他带回京都,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外室所生。
钱氏闻知此事不由大怒,梁肃此举无疑是让她沦为京都那些官夫人的笑柄,毕竟当初梁肃为了迎娶她可是立下誓言——此生惟她一人相伴至终老,当年她还常以此事为傲引旁人艳羡,而今却被丈夫捅了最扎心窝子的一刀。为此,还闹出了“镇国将军三入钱府负荆请罪”的传言。
但最终钱氏接纳了这个孩子,还将此子记入自己名下。只是终归是不同的,莫说钱氏,就是梁肃对梁淮郅和对其他儿女的态度都明显不同。
我父与梁肃自幼相识,加之我母亲与钱氏又是表姐妹,故而自我记事起,两家人的关系就十分亲密。但我生得晚,兄长与我相差十岁,又因着郡主身份,身边很难找到适宜玩伴。也就梁家小女儿梁妘与我同岁且关系亲近,除她之外,就长我四岁的梁淮郅勉强凑合作伴。
梁肃对长子次子管教严苛,更是将“梁家/枪/法”亲授给他们,待他们年满十四,更是亲自带着他们上战场历练。反而对梁淮郅,梁肃就不甚上心了,什么本事都没有教给他,只是将他交托于钱氏照养,只盼他能读书习字即可。
梁淮郅少时便有主见,他立志要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但是钱氏不许,梁肃也是不许的。再后来,他自暴自弃了很长时间,恰好那时我常去梁府找梁妘,这才与他相识。
之后,他便常与我们两个小姑娘嬉笑玩乐而荒废学业。梁肃知道后将他怒斥一顿,幸而经此一回,梁肃许他同两个哥哥一起习武,但仍未有将他带上战场历练的意思。直至他十八岁,都没有亲自上过战场。
梁淮郅此言一出,我亦是感慨良多。
彼时两家疏远,梁家父母为梁妘定了婚亲,是以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