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待春明(十一)(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待春明(十一)



又三日,建盟之事已然处置妥当,而忽弥德耶身子却每况愈下。

敦穆赶来告知我,大王子索齐已得知中原近况,并传信让我速速带着忽弥德耶返回北狄。

我自是没有继续逗留的理由,只待向朝廷请示离京的折子被奏允后,不日就该动身出发。

夏日炎炎,滚滚暑气仿佛要把世间万物蒸烤熟透,这个时节最不宜养病,眼瞧着京都的天愈发热,连日晴空万里,却是不降半点甘霖,地大旱而久未缓解,又值时疫四散之时,一时间人心惶惶,各种传言由此并起。

忽弥德耶当下就剩一口气吊着。

敦穆等人信不过中原的大夫,不然何以解释忽弥德耶的身子愈治愈差,他们是盼着能尽早回了北狄,让北狄最受尊崇的大巫医来医治忽弥德耶。

只是连等了几日,请示的那道折子依旧未被批下来。

于是敦穆遣人询问内阁,有一名官吏告诉他,陛下正因城中闹“饥荒”和“时疫”而伤神,折子的确是递到了陛下跟前,但许是诸事繁杂,没能及时批复下来亦是情理之中,更何况谁敢到陛下面前特意提起此事。

北狄的其余使臣知悉缘由后怒不可遏,纷纷扬言管那劳什子奏允不奏允的,他们便是即刻离京,盛朝要是阻拦大不了就撕了先前定下的盟约。

敦穆虽是气性也大,但耐性亦是极强,很快就稳住了众人狂躁不安的心。

人人皆知,此次两国建盟,北狄主动归还建平年间曾私下霸占的十几座边城,并承诺每年坚持献上国内的美人珍宝,且会遣放在北狄服役的上千名中原人,以表对盛朝的忠心。

盛朝也适当予了北狄一些好处,譬如与北狄共谋征伐南羌及其周边部落,许诺事成后将半个南羌疆域归了北狄。

只是,两国边境处将会由昔日梁家麾下的虎将林毅、林咨两兄弟驻守。如此一来,北狄名义上算是盛朝的附庸了。

北狄的确吃了些亏,奈何他们畏惧盛朝气盛,皆之北狄国内近年来闹灾荒,而与南羌又是水火不容、僵持不下,南羌仗着地域优势俨然要越居北狄之上,北狄为求生存也只得暂且依附盛朝。这恰好与盛朝所求不谋而合,至少北狄能做到面上归降,南羌仍不改嚣张气焰,对中原寻衅挑事便如同家常便饭。

盟约的确不是全然利于北狄,不少北狄使臣便对此颇有微词,敦穆作为忽弥德耶的第一宠臣,眼皮子不会太过浅显,又极善言辞,三言两语就劝服了众人。

中原讲究礼数,规矩尤为森严,换作往昔,北狄面对安朝是不会这般恭敬,至少我嫁过去的四年间,忽弥德耶不仅没有亲自入京朝拜,而且连派遣使臣的面子功夫都不肯做。然而今时,他们却能表现出对盛朝恭顺至此,可见我安朝威望荡然无存。

敦穆又准备写一封折子呈上去,因着先前用的是北狄字,那时他也是有些傲气在身,想着有译官在侧,料定梁淮郅看的时候只是麻烦些,但并不影响他阅览。不过经此一遭,他留了心眼,请求我帮忙书写折子。

他相当磕碜地说着汉话,我只需将他的意思转述成功即可。

至于旁的,多些笔画也无人看出来。

新的折子呈上去不过一日,忽弥德耶突发呕血不止,御医和乡野大夫对他的病症争执不休,但他们一致认同的是——忽弥德耶时日无多了。

恰于此时,异象骤临,天忽然下起了倾盆血雨,雨势浩大前所未有,与此相随的还有城中犬嚎不息,着实诡谲令人心惊。

昏睡多时的忽弥德耶倏然清醒过来,眼神清明锐利,口齿不再吞吐不清,整个人瞧着神采奕奕,与往日的模样判若两人。

好似他的病症顷刻间退散了。

芫漪赶来告诉我时,我正在谱写琴曲。

“殿下,刚刚有侍女过来传话,说大王要请您过去。”

待最后一笔落下后,我将写好的曲谱递给芫漪:“你帮我送到宛音手上,就说——这是师傅送给徒儿的礼,也是贺礼,庆贺她如愿以偿成为司乐,左不过这两日她就该入宫任职了。”

芫漪领命接下曲谱,却并未立即离开,而是接着道:“殿下现下可要过去大王那?”

我说:“自然要去的,你不必跟着我一同去了,这等小事我能处理好。你还是快些帮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