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 药师叛宋 (5)(2/2)

童贯遂将巡边检阅郭药师武泰军的情况禀告给了徽宗皇帝。童贯最后说:“启奏圣上。郭太尉治军有方,抵御女真,绝无问题。”一侧的蔡攸也接嘴说:“郭太尉大战萧,剿灭契丹余孽,稳固北边关,已是明证。”

徽宗见说,甚是欣喜、

朝中一些大臣也听到了一些传言,纷纷上奏徽宗皇帝,要求撤换郭药师;特别是郑居中,竟然上折要求徽宗,要求将赵良嗣从湖南永州召回来,官复原职,负责修复朝廷与金国的关系。

“多谢圣上!”童贯爬起座。

徽宗赵佶问童贯:“卿受令巡边,那武泰军究竟是怎么回事?”

奏折中,詹度:“郭药师看东西的神态不同寻常,怀有异心,长着蜂鸟嘴,依仗自己受和有功,已萌生反谋,日益凶恶蛮横;以前,听说他与金人结,背叛朝廷,臣已多次奏稟圣上。如今,郭药师与金人勾连的书信,也被臣截获。事实证明,金宋间若发生战事,郭药师必率武泰军投靠金国,将制造祸,希望朝廷早防备。”

这个情况让王安中更加不安。王安中心想,朝廷裁减了内地兵,把防御北边关的希望全寄托在郭药师上了,万一郭药师有异动,投靠了金国,朝廷在北边关及内地就无边可防了,金国兵就可以长驱直,直达汴京,后果不堪设想。故此,王安中仍然持给徽宗皇帝上秘折,笃定地认为郭药师不可靠,必须要有所防备。

徽宗皇帝见童贯巡边回京拜见,甚是欣喜,忙对童贯说:“卿去燕山府巡边,一路辛苦了,平座吧。”

童贯续说:“臣在燕山府巡边,闻听金国的贺天宁节使臣在归国途中,曾路过武泰军防区,与武泰军兵不期相遇,金国使臣见武泰军威武,勒避让。武泰军兵中,有将士持枪上前,夺去了金国使臣的羔羊,护送金兵不敢抗争,足见武泰军之威武。启奏圣上,朝廷有如此盛之兵,还怕他金国作甚?!以臣之见,郭太尉可堪大任,定能御敌。”

接到詹度奏折,又看了郭药师与金人勾连的书信,徽宗皇帝才对郭药师有了怀疑,不再信任,除了下旨派官追查实外,并未采取一步的措施。

能奈何!

这个时候,詹度竟然截获了郭药师与金国串通的书信。原来,郭药师见金国兵盛,且有南下意向,便于金国对接,想在宋金两国之间投机。郭药师与金国串通的书信被詹度截获后,詹度如获至宝,连忙派人送往朝廷,并给徽宗皇帝上了一折。

也因为童贯禀告了武泰军兵壮,数量众多,可以御敌,可堪大任,徽宗皇帝竟然为了节省开支,裁剪掉了靠近燕京地区的内地兵,将防御北边关的重任,全给了郭药师。

三姓家的郭药师来讲,谁势便投靠谁,绝不会因为一些利益就去舍命的。郭药师没有那么的境界。

巡查完武泰军,童贯没回晋,而是直接京,拜见徽宗皇帝。

徽宗皇帝闻听郭药师的武泰军兵抢了金国使臣的羔羊,金国使臣勒避让,不敢相争,兴得手舞足蹈,对郭药师更加喜,也更加信,不再听别人对郭药师的参奏了。

郑居中被骂,心里谁不服气,但一脾气也没有,只得自认倒霉,后悔不该上那份奏折。

郑居中的奏折惹得徽宗皇帝大怒,专门将郑居中召至中,一顿训斥:“你奏请将郭药师撤换,居心何在?将来宋金之间若有战事,你率兵去打仗吗?赵良嗣反对张觉献城归顺,与朝廷不一条心,朕贬他还贬错了吗?不看在亲戚的份上,朕将你也贬至湖南,与赵良嗣那厮作伴去!”

果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金国派兵伐宋,接连攻破檀、蓟二州,前锋兵抵达玉田。郭药师率兵抵抗,结果败北,逃回燕山府。金兵随即围困燕山府,郭药师果然投降金国了。

徽宗皇帝派去追查实的官员,落实了郭药师与金国勾连的事情,回报给了徽宗皇帝;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此情况下,徽宗皇帝采取的法不是赶将郭药师撤职或调回京师,而是更多的许愿,包括将来封他为燕王。徽宗皇帝想用更大的利益哄住郭药师,让郭药师死心塌地地为朝廷效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