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复燕京 (17)(2/2)

这个情况,赵良嗣给徽宗皇帝报告过,但徽宗皇帝未当回事。在徽宗赵佶看来,金国就是个偏僻贫瘠荒蛮小,乃蛮夷,尚未开化,不足以与大宋相提并论;朝廷之所以和金国联盟,并非是因为金国多么大、富饶,而是为了借金国的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之疆域而已。

后来形势的发展,也的确如徽宗预料的那样,金国南京留守事、同平章门下事张觳献平州来降,大宋因此又收复了营平滦三州,这个成果超乎宋朝朝廷的意料。

徽宗赵佶之所以如此看及厚待郭药师,是因为在徽宗的里,郭药师不仅献上了琢、易二州,拉开了收复燕京的大幕,而且先士卒,冒死燕京,以致燕京几近被武力收复。

在与金国的谈判中,金国方面曾明确告知郭药师,燕京六州十二县付以后,凡事约定的来办,双方都不得招降纳叛,侵蚀对方的地盘;假如发生类似的事情,则视作两国联盟的失效。

赵佶见状说:“没事没事,郭卿快快平。”

郭药师到了天大的隆恩,这是他不遇到徽宗皇帝就绝无可能得到的待遇。郭药师太清楚自己的情况了,自己是个啥呀?!自己就是辽国不受待见的汉人将领而已,就是个降将而已,如今,赵皇不将自己看外人,委于重任不说,还将自己当是亲戚,赐给府邸、姬妾,让贵戚大臣设宴款待,这是何等的荣耀啊!就算是为赵皇去死,又有何惜?!激动中的郭药师噗通一下跪伏在地上,泣泪横

和郭药师献琢、易二州及冒死燕京相比,朝廷兵的作战能力让徽宗赵佶到失望。徽宗之所以授予童贯广郡王,并非是肯定童贯的功劳,而是基于神宗皇帝的遗训。在徽宗里,收复燕京的功劳,郭药师当属第一,其次乃是多次金国涉的赵良嗣。

这一连串的事情,引发了接下来的靖康之

赵佶对郭药师的褒奖,朝中大员多有看法;特别是赵良嗣,肚中的埋怨尤甚。联金灭辽,乃是赵良嗣献上的计策;海上盟约乃是赵良嗣多次金而签署的;在燕京六州十二县的收复上,也是赵良嗣多次谈判谈来的;故此,赵良嗣看来,在论复燕之功绩上,他的功绩要远大于郭药师。

徽宗大为振奋,促童贯、王稟加速收复云朔等十州故地。后来,金国要赵良嗣曾答应了的二十万两犒军费,晋地方官员答复:“不知有二十万两犒军费的事情。”金国是你国赵良嗣亲答应的。晋地方官员直接答复:“既是赵良嗣答应的,你们赵良嗣要去便是,我这里一两没有。”

到了后来,金国打败了辽国,攻占了燕云十六州,大宋也是从金国的手里赎买回了燕京六州十二县,但徽宗仍未将金国当是一个大的国家,仍视金国为荒蛮之国,尚未开化,不足以和大宋相提并论,大宋远远于或大于金国,在今后的运筹帷幄中,大宋不仅要收回云、朔等十州,而且要收回自山海关以内所有的汉地。

这就是赵良嗣之所以幽怨满腹的原因所在。

赵良嗣肚中的埋怨,除了觉得自己功绩比郭药师的大却没得到郭药师那么多的褒奖,有一先长的眉不如后长的胡的怨气外,更重要的是赵良嗣到了一危险的倾向,那就是朝廷借大力褒奖郭药师的举措,动机不纯,乃是要通过对郭药师的褒奖,传递给外界一信息,就是要诱惑金国官员及将领,招降纳叛他们,获得燕云其它失地的收复。

“快快平!”赵佶:“郭卿之功绩,秉勋千古,褒奖是必须的;将来他人若有如此之功绩,也将大加褒奖。”

对赵良嗣,徽宗皇帝已经大加褒奖了,加之赵良嗣乃朝廷老人了,并非此次褒奖的重,此次褒奖的重当放在郭药师上,好让郭药师好好把守燕京六州,同时也给在金国担任要职的汉人传递一个信息,只要弃金投宋,特别是献城投宋,都能够得到朝廷褒奖,官任,骏任骑,府邸姬妾,应有尽有,人家富贵,享之不尽。

郭药师哭泣地说:“圣上啊!药师此生,誓死效忠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徽宗对郭药师恩隆甚重,就是为了引山海关及辽东一代金国官员大将来降,而且后来还将童贯派至晋,与王稟一,伺机收回云朔十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