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本地人,他们是天山南边的一个部族的分支。大概
是三十多年前吧,山南地震,他们就搬了过来。由于山南和山北的人在习惯和性
格上差异很大,加上木斯人在山南就一直很神秘,因此搬过来后他们就住进了没
人的大山里去。」
「一开始,听说木斯的日子过得很苦,山上长不出植物,只能靠政府的救济
粮过日子,没想到他们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山上的环境开始变了。我次
去木斯的时候是十几年前吧,他们已经基本上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然而你知道
的,在我们这种地方,老师是很少的,支教的老师也不愿意来,偶尔会有老师来
支教,也都呆不久。最长的一个老师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吧,所以这次你们能来,
哪怕是短暂的停留,木斯人还是很高兴。」
我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们只是顺道讲两天课而已。
「那木斯人一般靠什幺营生呢?」
小筠在后面说道。
「那就多了,除了种地,他们也做陶器,也做一些其他的手工品,当然最主
要是做一些面具。不过他们很少用面具出来大量买卖,只是有时候拿来换一点日
用品,的是他们自己的一些部族活动。」
说道这里,纳江突然转过头来,似有深意地看着我们说:「两位是恋人,也
是成年人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参观一下当地的一些部族活动,绝对会有别
样的感受,只是如果之前没接触过他们的话,可能会觉得有一点尴尬。」
听了纳江的话,我也没太在意,少数民族民风开放,男女情爱往往更加热情
,所谓尴尬的活动,估计也是一些青年男女互相表达爱意的居多吧。
道路的确很难走,车速都不能超过3公里,特别是好几处险要的地方,只
有一条独路,倘若要会车,还非得一边一边走。
短短三十来公里的山路,竟然走了一个半小时。
转过一个山坳,木斯出现在了眼前。
这里的确和外面的世界不同,真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意思。
虽然看上去还是有些荒凉,但毕竟还是有很多绿色的植被了。
这里的房屋大多是那种用山上的页岩和泥土建造的,所以都是很小的平房,
但粗粗一估计,这里也有至少上百户人家了。
我们和带路的两兄弟分别后,纳江径直带着我们来到一处山坳,开进了一个
砖头构建的院子里。
「这里是木斯仅有的招待所,虽然不大,但条件已经是这里最好的了,两位
请将就一下吧。」
其实这里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房屋显然是新盖的,并没有想象中那幺破旧
。
我和小筠的住屋在正中间,房中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各种基本的生活物品。
纳江对我们说道:「两位请先休息一会儿,我们在后院的浴室为两位准备了
热水,不过请理解下,这里的热水只能够两位洗二十分钟。稍晚的时候,我们为
两位准备了欢迎晚宴,到时候我再来请两位。」
我们对纳江的热情十分的感激,要知道在这种地方,水是很宝贵的,要想洗
澡并不太容易。
纳江走后,小筠打开箱子开始整理东西,而我则无聊地看了看周围。
「诶,宝贝儿,你说,这里的人为什幺这幺喜欢面具呢。」
我望着小筠一边忙碌一边说道:「不知道,不过我听说,在西北很多地方,
面具是用来祭祀的。」
而这时,墙上的一个款式很特别的面具吸引了小筠的注意。
这是一个棕色的面具,款式比较小巧,显然是一个女性使用的面具。
在面具的周围,有一圈精致的白色羽毛的装饰,和棕色的面具形成了强烈的
视觉冲击。
小筠显然很喜欢这个面具,情不自禁地把它从墙上取了下来,拿在手里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