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9(2/2)

“秋试”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考试,是大梁在百废待兴之时改革前朝旧制定下的新规。各地可自行组织“小秋试”,通过者均可前往邺都参加统一的正式考试,榜上有名者便可太学读书。了太学,便是一只脚踏了政界,有的人读满五年后朝为官,也有的回到故乡,在地方政府任职。当然,也有世家弟,考太学就等于拥有了未来政界的一席之地。考虑到之前的战,太学甚至不设年龄限制,以此来给因为战争失掉机会的人打开一扇新窗。

“顾公啊,”张珩一脸无奈,“我知你肚里有墨,但咱们书院本来就不容易,学生们以后也是要应试的,你这……谈天说地的风格,能不能稍作调整?”

此时,学生已经陆陆续续离开了,张院长正和顾淳站在窗前说话。

虽然皇帝表明了态度,要广招天下贤士,只要通过“小秋试”,拿到地方举荐信,都可报名,来者不拒。邺都的学生,则要拿到官办书院的举荐信——明德书院的学生,还得去官办书院再考一次,以求取资格。但教育垄断是不争的事实,太学每年满打满算不过百个名额,如果拿不到地方三甲,来了邺都也不一定考得上太学,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路费就是不小的开支,更别提邺都的住宿与太学的学费了——太学的奖学金“膏火钱”数量有限,不是人中龙凤,还是不要奢望拿到这笔补贴了。

早就知顾老师的风格,张院长说“谈天说地”已经十分委婉,说的直白,就是东拉西扯、毫无重,在白城糊他们还可以,真的来了邺都,这一的确要改改了。

四个人着坐了一圈儿庄,便把牌桌收了,各各的事情了。

四个人切磋了一个时辰,公孙瑜虽然也不怎么老练,但如果不放,也能赢这几个纯菜鸟。只可惜她的麻将技能都是过年从亲戚的牌桌那里随便看来的,全国各地打麻将规则都不尽相同,有些复杂到让人秃。不过这也不用担心,真要推广去,他们自会琢磨新规定。

胳膊,收好了纸笔,轻悄悄地来到了隔

产了,就分个中低三档,回我问问箫薇有什么好的木材,或者用大理石。”

如此以来,即便没有幕后易,太学一大半仍是官二代的天下。社会稳定程度与冲破阶级的难度几乎成正比,这一两年,穷苦人家,走到庙堂位的,也不过四五人。

张珩接着说:“秋试也快要到了,上课内容还是以经书为主,那几个好苗说不定能一鸣惊人呢。”

而前往书院的燕,抄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把那薄薄的一本抄完。她从前多数时候还是在帮家里活,真正提笔的时间并不多,写字又小心翼翼,速度堪比蜗

对“秋试”也略有耳闻,一听到这

明德书院不大,只有三间“教室”,来这儿念书的也大多是普通百姓的女。富贵人家不是请先生回去,就是在官办的地方接受更“正规”的教育。但这位院长据说也是官二代,名叫张珩,不过二十来岁。他过去是有名的张家“二少爷”,自小就颇为离经叛,不知是不是过腻了富贵日,开始追求人生理想了,把自己的一小宅修了修,聘了两位民间教书先生,有模有样地当起了院长。不久前一位老先生辞职回乡了,张珩正盘算着怎么再找一位,顾淳就遂自荐,填了这个空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