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章 萤烛末光,亦增辉日月(2/2)

卢象升停下了脚步,转望着张诚,目光中的呆滞渐渐退却,希望重新燃起,炯炯的神采再次现于他的双目之中。

卢象升望着张诚,久久无言,过了一会,才说:“杨翰林,最喜似你这般实心任事之人,这千里镜,就权当是他对你坊杀的嘉许吧。”

张诚看卢象升中隐有期许之意,又继续说:“我宣大军,关宁军,加上京营的锐,若是互为犄角,守望相助,就算不能击溃东虏,至少也可使其不敢于分兵劫掠,如其不能劫掠,便会补给困难,到时自会退却,我等那时就可寻隙击。”

二人又聊了些别的话题,张诚便拜别卢象升,回转营地准备移营事宜。

“人生何其相似这雪,璀璨只在一时,到了,终归要消逝无踪。”卢象升慨着。

张诚抬起,看向飘的漫天雪,说:“古人语,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亦增辉日月,正因生命短暂,才更需奋发向上,吾当以萤火之微光,带些许明亮,照一方土地,护一方之百姓,虽百死,而无憾!”

张诚忙双手接过,打开绸布,取一个黄铜打制的圆筒状件,长约一尺有余,圆筒两端内嵌晶镜片,他双手微微用力一拉,竟将那圆筒又拉长许多。

“忠忱啊,陪我走走,如何?”卢象升忽然如此问

~~~~~~~~~~~~~~~~~~~~~~~~~~~~~~~~

张诚默默跟随着,督臣卢象升对张诚是多加勉励,殷殷期望可见一般。

“督臣,只我宣大、山西三镇锐军兵,就有三万余人骑虽于野战,毕竟是孤军,当激励将士,寻敌小以击之,提振军心士气,再依城,与周旋,事未必不可为。”张诚望着卢象升轻声说着。

推荐一本明末的书《我来自辽东关宁》,一切始于关宁,破茧成蝶,浴火重生!

卢象升接过绸布,拿在手里对张诚说:“忠忱,此是翰林杨廷麟老爷赠与你的,愿此能助你沙场争功,不负杨老爷殷殷期许。”

督臣卢象升笑了笑,移步向行辕外走去,边走边说:“心存忠君护国之念,有为国舍生之愿,固是好的,但更要审时度势,存才能立命!”

只是到了这世界,时间尚短,许多事情还未来得及运作,今日见到这千里镜,从工到材质都是上乘之选,他自知必是极为贵重之

“是‘千里镜’,这工极致,材质也是上好。”张诚把玩着千里镜,说话间满是喜悦之情。

二人步行辕,外面秋风瑟瑟,稀疏的小雪随风飘下,落在二人脸上,便化成珠,消逝不见了。

但他们二人却都对自己如此看重,叫张诚内心动,此刻卢象升更邀他一同散步,他差一酸,睛就要开始冒汗。

张诚见到督臣面上神采依然,心下欣,却不得不提醒:“督臣,末将以为,监军既能去分去半数兵,更要小心提防,会不会在粮草一事上,再生掣肘。”

张诚此刻心情激,卢象升与杨廷麟以前都是只在书本中存在的人,历史数千年,在书本中留名已属不易,能有只言片语传,更是难得,而让史家不吝笔墨的人,在当世必是人中龙凤之选。

“忠忱啊,我一把年岁,却还没你活的透彻,尘雾之微……萤烛末光……哈哈……好一个萤烛末光!”卢象升豪迈的笑着,一扫之前的愤懑和沉郁。

卢象升闻言,停下脚步,望着远,似在沉思着,良久,又抬脚走向远,边走边对张诚殷切嘱咐着:“忠忱呀,你大功初立,朝廷未及封赏,然一个游击将军,你是当得气的,若是日后再有所斩获,恩赏必隆,本督唯盼你能常怀忠义之心,常思忠君报国之念,上护圣主,下佑黎民。”

把玩了一会,他把千里镜又小心的装回绸布中,双手托着举起,说:“督臣,此颇为贵重,张诚怕领受不起,有负杨翰林所期。”

说完,他便回望向亲将陈安,陈安忙走上前来,递一个圆筒状,长约尺余,外用绸布包裹着。

张诚忙跟上去,轻声说:“督臣教诲的是,张诚谨记了。”

卢象升叹了气,说:“事到如今,唯盼各勠力同心,奋战克敌。”

这千里镜,张诚自然是知的,在前世他没少摆过各式望远镜,但凡有什么车展、航展,他都是望远镜加单反,丽又醉人的白,他也是没少看的。

“张诚,愿追随督臣,赴汤蹈火,舍,百死无憾!”他激动之下,言语间满是切切诚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