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0(2/2)

☆、

于是陆筝觉得御驾亲征,秦老将军伴行。

要我说,江州的百姓还真是忘恩负义,当初要不是陆筝的计策,他们现在肯定还在修堰坝呢,哪有时间在这造反。

******

之后再揣这件事,自古成王败寇,下最重要的不是用嘴打抱不平,而是擒了湛王,这功劳一事自会算得清楚,估计陆筝就是这么想的吧。

若是在他鼎盛时期动手,陆筝指不定要付什么代价呢。

我想着以后肯定会和大见面的,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见面。

******

陆筝说武安侯在新皇登基以后,就提过武安侯府早前就有人有异心,虽未明确,但陆筝已经将怀疑之心放到大上。

我想了想,觉得他说得很有理,可也忍不住气恼,毕竟在江州我和陆筝还是了很多事的,估计就被湛王简单几句话带过了,虽然说好事不留名是件德,但被别人生生占了这名还是很憋屈的。

我自是不愿想这些弯弯,陆筝知我,故甚少和我提起这些。大的离开无非两原因,一是不愿受到监和制裁离去,二是回到她的主边,若是一那还好,我也可以告诉自己说从此与大不再相见即可。

我本是不想回忆起这等糟心事,我们三人在武安侯府相依为命,大更是救过我和三妹多次。三妹之死让我不知该拿大如何,只想着等事情全忙完以后再想,但无论如何大再站到我和陆筝的对立面,那就是敌人,怎样都不能手的,想想也是好笑,这些个东西还是大教我的。

陆筝对于人选还有所考虑,下朝廷必须派一个比武安侯更能镇得住场面的人。

我们行军的速度较快,周围的风景和去往江州赈灾的风景一样,不由地让我想起当时的场景,那是我们的心情没有现在那么沉重,而如

早朝过后,陆筝告诉我说大失踪了,这几日都忙着湛王之事,倒是很少想起大了。

城墙上好多熟面孔都来送我们了,令我吃惊的事梁妃也来了,不,现在应该叫她梁太妃了,看她的样,就像送远征的母亲,不过看陆筝没有任何动容我也就没说什么了。

虽然很想自欺欺人,但我明白我和大终将会见面的,届时二人情意全无。

陆筝听了我的打抱不平笑了笑,告诉我说这造反打仗之事百姓不了主,而且当初我们匆匆离开江州,这修堰坝的功劳还不是凭湛王说的。

今日征的场面要比武安侯和秦小将军征时更为宏大,百官相送,百姓围观。

十一月上旬,急战报,主将武安侯失踪,战况危急。

陆筝说因为三妹之死,早就派人严加看,之前她一直很安分,但昨日突然在武安侯府失踪了,任凭众人如何寻找都不见踪影。

秦老将军请命镇压湛王。主将失踪确实容易军心大,为今之计唯有立即再派主将稳定军心,此事之急,刻不容缓。

虽然很多人反对,但我们还是上路了,对,是我和陆筝。

我和陆筝在军队的最前面,陆筝化妆成我的侍卫陪在我边,毕竟带着皇后御驾亲征什么的听着都不太好。

想想,现下和陆筝作对的也就只有湛王了,大定是受湛王的指派,虽然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