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9(2/2)

当然除了作诗,方之平在求真学院被训练来的还有‘装平,大冬天拿折扇只是小菜,一本正经的对月抒怀、对风诵才是真本事,他现在对着一盘菜都能引申到情怀上去。

科举在宋家是一等一的大事儿,所以见了方之平的拜帖之后,宋老太爷、宋振海连同宋志和宋杰都在书房等着呢,虽然对外甥现在的程度不甚了解,但有王大儒的教导,想来学问肯定比三年前不少。

“那娘亲就心儿一个人的事儿,以后我忙的时候也能有个人陪你。”方之平笑,他娶妻,虽然不是为了哄母亲开心,但还是希望两个人能好好相,他对妻好,对妻的娘家好,自然也希望妻能够投桃报李。

得了儿的准话,虽然成绩还没来,但宋氏已经暗戳戳的在打听了,因为很少际的原因,她对京中的贵女知之甚少,昔年的手帕也很少来往了,所以这对宋氏而言,还真是个大工程。

宋振海先看的是诗赋,诗赋算是他这个外甥的弱项了,三年前那会儿都是举人解元了,诗的还不如杰好呢!

儿你别了,人家志气大着呢,说是再等等。”宋氏语气凉凉的说,这个再等等不止是等方之青下一次能不能考上秀才,更是等她儿这次能不能榜上有名,想借她儿的光呢。

宋老太爷已经致仕多年了,不过退休生活过的一都不惬意,儿忙着给皇帝当差,孙和重孙的功课就只能他盯着了,大孙志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会试了,二孙虽然去年中了举人,但名次却不上不下,自觉学问不够,今年会试也就没下场。

外孙答的明显比孙要好,志应该也能中,但究竟是二甲还是三甲就不好说了。

对方之平而言,这所谓的‘开窍’都是被来的,都说江南文风甚重,求真学院更是其中的翘楚,里面的学杂文、策问,唯独对诗赋偏的很,可以说是一言不合就赋诗,办文会要赋诗,去踏青要赋诗,赏要赋诗,品茶还要赋诗,当赋诗成为日常的时候,不开窍也得开窍了。

她素来心里就不待见这些庶的,平时恨不得就当没他们这几个人,结果他们居然还想着沾她儿的光,凭什么,她儿拼死拼活取得了功名,还得顺带着拉这些人一把。

两个人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把方之平的答案看完,亲自整理好放在书案上。

宋老太爷给孙留着面呢,没说来,但宋振海这

“你答的不错,诗赋没拖后,策问言之有,这笔字也写的好啊,不意外的话,不是一甲,就是二甲,落不到三甲上。”宋老太爷捋了捋白的胡须

离放榜还得有一个月,方之平特意把自己的答案都默下来,去宋府呈给外公、舅舅,估摸一下他到底能不能中。

“不错,不错,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在赋诗上这算是开窍了。”宋振海称赞,到底是大儒,以前之平费了不少功夫,他也跟着想法,但就是不开窍,但让人家教导了两三年,这诗句里就有灵气了,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啊。

方之平其实能理解他娘的,他娘是那特别喜恶分明的人,喜一个人,就会掏心掏肺的对他好,不喜一个人,那就是泾渭分明,你不沾我的,我也不碰你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