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8(2/2)

回答仍旧痛快:“对啊!”

也就是说,这本册应该是属于莹月的嫡兄徐尚宣的,所以现在落到莹月手里,是因为,徐尚宣这个人吧,他在读书上的天分实在一般,兴趣也缺缺——要不是这样,也不会得徐老尚书在修订律法的空隙里还想法给他攒这么个册了。

只是可惜徐老尚书再苦心孤诣,也没把徐尚宣这个学渣激发来,他对于读书的不兴趣是全方位的,凡带字的都不喜,不这字写的是什么。

但它对她的意义最不一样。

里面的内容很杂,有读书心得,有游历地方的笔记,有一些对朝廷政令的思考,乃至还有两个比较奇特的律法小案,加起来一共五十二篇文章,约一百五十页纸,拿在手里很有些分量。

莹月不是真超脱到不在乎她其余的嫁妆,她是暂时顾不上,想先找着她要找的。

她最初意识到书籍除了如、般枯燥呆板以外,还可以载有世上最有意思最有乐趣的事情,就是从这本册而来。

第23章第23章

她最终从箱底翻来了,这是一本看上去很简陋的书,没有封面,没有书名,甚至称“书”都算是勉,因为它既未刊印也未发行,世上独此一本,从写成到装订的一切都是写作者本人一手包办。

徐老尚书公务繁多,人生的最后几年奉诏在刑尚书任上主持修订,尤其忙碌,这本册是他偷闲写下来的,因为太忙,断续了不少时候才攒下来这么些,不成系统,没有装裱,只是简单装订了起来。

莹月长了一气,宝贝般把它放到旁边,把被压来的一个折角展开平,又细心地用手去拂一些小的翘起来的边,等她细致地收拾过了,它没有变,看上去仍然是一本其貌不扬的书——或者说是册

那时候还不满十岁的莹月说不来这册哪里好,许多文章她甚至看得半懂不懂,但仍旧觉得好,并且,比有意思,有意思太多了。

彼时莹月开蒙不久,正受着这类女四书的折磨,偶然发现了这本被徐尚宣随手搁置的册,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徐老尚书是正经从农家堂的,没有后台,一步步靠着自己走上尚书位,以他的文才与大半生所历世情,每一篇文章都写得秀而不乏妙趣,勾得字还认不全的莹月一扎了去。

的作者,是莹月的祖父,徐家曾经最有息的人,天降文曲星先徐老尚书。

这似乎不符合徐老尚书的份,但徐老尚书写这本册的目的本不是为了著书立说,而只是给长孙徐尚宣开阔界、并一步激发他对读书的兴趣所用。

她鼓足了生平最大的勇气问徐尚宣借,徐尚宣跟庶妹关系一般,但他本没拿这册当回事,随手就借给了莹月。此后不多久徐老尚书逝世,徐尚宣在读书上彻底失去了束,他记得自己有这本册,但他就是没兴趣看,既然不看,那也没必要问庶妹讨还,他不讨,莹月就有充足的时间自己磕绊着看,抓住上课的机会一问着不认识的字和词句,了两三年功夫,才把这五十二篇文章看完——只能算是看完,徐老尚书这册是为长孙读书而作,不是给她当话本看的,其中义理奥之,她至今

她们姑娘,也就是这样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