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使用大量白银贿赂了使臣,终使礼同意册封。1609年,敕使
汉
,正式册封光海君为朝鲜王。
七庶狱事发生在1613年4月,故亦可称癸丑狱事,一群西人党名门后裔(目包括:故相朴淳之庶
朴应犀;故牧使徐益之庶
徐羊甲;故监司沈铨之庶
沈友英;故副相朴忠侃之嫡
朴致毅;西人党名儒金长生之庶弟金庆孙;故判书金睟之嫡孙金斐)以抢劫和谋杀的罪名被捕,其中一人坦诚
拥立永昌大君篡位,引发党争,牵连无数,连仁穆大妃也被牵扯其中。一名被供
的
官朴东亮招供:宣祖病重时,仁穆
在礼的询问下,使臣李好闵声称临海君患有
神疾病,自愿让位于光海君,礼
于是派遣了两名使臣亲自前往汉
拜访临海君求证。
继位后,大明礼仍拒绝册封光海君为朝鲜王。
李珲即位后不久,即有三司官员弹劾临海君。虽然光海君表示不忍,但是就在同一天,光海君未经推鞠审问,便采纳三司(即弘文馆、司宪府、司谏院)的提议,以私藏军、
养死士、在宣祖殡天当日密谋
兵篡位、私协武
等四条逆反罪名将临海君
放,关押围篱。官员们没有对此提
异议,虽然此事由北人打
,但是南人和西人也不约而同地支持除去临海君。
最后,在1601年,明神宗辨不过内阁,只好立长朱常洛(即明光宗)为太
。因此,明朝礼
多次以非长
为由拒封光海君,
持立长不立幼的立场),这在朝鲜历史上史无前例,令光海君颜面尽失。
而对其王位威胁最大的两个人——其同母兄、宣祖长临海君,和年仅两岁的弟弟,宣祖嫡
永昌大君,则分别于1609年和1614年被害。
之后,不断有上疏要求死临海君,光海君没有首肯。1609年,临海君被
放地守卫李廷彪杀死。表面虽伤心
绝,光海君却没有下令追查,也没有惩罚李廷彪,只让其呈上一份报告书。光海君为了避免背负杀兄的
德污
,以甸人杀害(指示守卫或地方官员秘密将
放的罪人
死,指示人通常为在位者,以此避免公开
死想要除去的人,保证自己公义正直的形象)的方式秘密
死了临海君。
李珲即位后,照朝鲜仁祖后史书的说法,是“昏
日甚,幽废母后,屠兄杀弟”。从事实来看,后两条倒也确实。
明廷的态度对光海君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除了让光海君对大明心存芥(致使日后不愿意
兵相助),更
一步加让光海君意识到只要临海君在世一日,自己的王位便坐不安稳,因此,临海君是非死不可。
为了确保东北边疆无虞,需要拉拢朝鲜,所以明朝在拖延了几个月之后,于是年十月乃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
光海君从被立为世到登基的14年间,明廷5次拒绝册封光海君(当时明廷也
现了与立储有关的争执。明神宗偏
第三
朱常洵,
立为太
,以礼
为首的满朝文武
烈反对。
新兴的女真势力对明朝构成了威胁。
光海君即位后,宣布仁穆王后为废妃,囚禁在西(庆云
)内,自己则搬到新修复的昌德
(东阙)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