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天翻地覆(三)(6/6)

制住了。无人知道这军官的来路,也不知他姓甚名谁,他便大张声势,在站前广场召集了市民大会。

这个军官站在一张桌子上,声音洪亮,大声喊道:“兄弟我率队伍在热河抗战八年,这支队伍是我自己的,要问我属于哪个党哪个派,兄弟我还真说不清。

反正这八年来,国府也给我提供弹药粮饷,共党也对我发号施令。但不管怎幺说,我们是抗日的兵!现在抗战胜利了,吉林属于我们大家了!既然属于大家,就要有人管这个家,否则岂不乱套?从今天起,这吉林城就由在下维持,任何人等不许乱抢公共财务和他人家产,敢违令者,格杀勿论!“

也是怪事,自从这次市民大会开过之后,吉林全城便秩序井然,再也不见前几日的疯狂了。

这个军官也曾与日军交涉过,要求日军向他缴械,但日军以未得到命令为由,拒绝了他。不久,苏军开进吉林,此人和他的队伍便不知了去向。

苏军一进入吉林,便着手遣返日本侨民。小广的父母再起争执,父亲要带小广回日本,母亲却要留下小广。争吵几回,父亲便现出了日本人大男子主义的本色,他发火了:“巴嘎,苏联人会把吉林交给中国军队的干活,小广在中国上学的不能,受欺负的有!”见父亲发怒,母亲便搂住小广,默默流泪。

母亲的泪珠滚落到小广的脸上,小广觉得这泪珠像他抢回来的豆粒,他伸出舌头,舔掉那豆粒,原来母亲的豆粒是苦涩的。

便在父亲准备带着小广离开吉林的前一天,母亲却失踪了。全家人包括王大夫一家人,四处寻找,也不见她踪影。父亲急得嗓子都哑了,说不出话来。

傍晚,王大夫家一个邻居从外边回来,说是在小北山看见一个女人在徘徊,那身影好像是小广的母亲。

父亲让小广留在家中,他独自前往小北山。为防意外,父亲还特意带了一把匕首。其实,他主要是担心妻子被老毛子糟蹋了。

小北山在解放后被辟为公园,但那时的小北山,林木繁密,人迹罕至,呈原始状态。山上好像葬着满族的什幺先人,伪满时期,每逢清明时节,内阁总理张景惠都要代表溥仪来此祭拜。

小广的母亲沿着一条细长的林间小土路,登上了山顶,回首山下,松花江似玉带,绕城流过。怅望远方,几重关山,阻断天涯路,望不到故土家园。家乡太遥远了,远方的家乡还有她的一个儿子,十多年没见,也不知那个儿子是生是死。

如果他活着,也该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了。

思来想去,路

是自己走的,却走了一条错路,居然跟日本人结了婚。虽然风光了几年,谁知世事难料,满洲国铁桶江山,一朝破碎。明日,她的丈夫就要带着儿子小广回日本了,这一去,她料定父子二人再也不会回来了,那分明是一条不归之路啊……

小广母亲擦去眼泪,将一条绳子搭绕在树杈上,又搬了几块砖头垫到脚下,将绳圈套在自己脖子上,用力蹬开脚下的砖头……

她的身体像被狂风吹起一般晃动起来,忽听一声喊叫在山林间回荡:“水娥,水娥”她看见了,沿着细长山路匆匆奔来的是她的丈夫高桥润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