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六章 武人的脊梁(2/2)

韩嘉彦赞许地看了吴扬一:“你能看清是老夫和老夫后的韩家在为岳飞平反,小小年纪实属不易!”

“既然人人都说大宋武人的脊梁是我父打断的,作为韩家孙老朽义不容辞,要将这断掉的脊梁再接续起来!”

他抚摸着孙:“可我韩家还有后人!元宝儿你牢牢地记好了,接续大宋武人的脊梁,保住大宋武人和百姓骨里的血,是我韩家孙注定背负的使命,只要我韩家还有一人都要竭尽全力完成这个使命!”

吴扬坐着拱手:“吴扬天生冷情,学不了老太爷的风雅!”

韩府老太爷神采奕奕,那张泛着死灰气的老脸都发着光,仿佛一下年轻了几十岁,又回到了他作为宰相公年少风的日

【求收藏,求推荐~】

吴扬有不以为然:“一个岳飞真的能成吗?小虽然年轻识浅,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哪朝哪代的皇帝给当朝的武将平反翻案的!”

韩老太爷叹息:“难,很难!这就是老夫不惜负骂名,不惧被君王猜忌也要推动立储的原因!大宋朝的武人实在太弱势了,他们的气神都要被消耗光了,如果再不想办法保住大宋武人最后的那,我朝就真的完了!可惜,老夫是不到了。”

见到孙用力,韩老太爷欣地捋了捋胡须:“你问我推崇岳飞一人能不能接续大宋的武魂?老夫肯定地告诉你:能!只要将岳飞推得足够到所有的武人都需仰望,到成为武将和百姓心中的偶像和神支,到那时候,只要岳飞的名字不灭,我大宋的武魂和血就始终存在!”

三月初五,驸都尉韩嘉彦卒,享年八十一岁,谥端节。

小小年纪的元宝儿听得血沸腾,他握两只小拳,大声地对祖父说:“祖父,元宝儿一定会记住您说的话,将来元宝儿一定会为我大宋的武人与百姓树立神偶像,让我大宋的武魂和血千百载以下都不死不灭!”

百姓背地里都在戳韩家的脊梁骨,指责韩琦用一句“东华门外唱名者方是好男儿”打断了大宋朝武人的脊梁,让大宋山川无险可守,城池关隘无可守之人,这才酿成了皇帝成为他国阶下囚的奇耻大辱!

韩老太爷直了,傲然:“老夫庇佑了孤山营十八年,又让他们死得其所,老夫问心无愧!至于枉死的临安百姓,就让老夫到地下再向他们赔罪吧!”

与王孙公一同被拉下神坛羞辱的还有韩嘉彦的亡父韩琦,那个大宋朝除去赵普外最为势的宰相。

韩嘉彦:“当初仁宗皇帝信重狄青,险些颠倒大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是吾父以‘东华门外唱名者方是好男儿’一锤定音,继续将武将死死压制在文官之下,也使我大宋民向学之风日盛。你看看今日的大宋朝,虽然只剩半江山,可只要是我大宋的男儿,年满七岁皆可束发就学,不但束脩全免,朝廷还有补贴!试问普天之下除我大宋外还有谁能到?往前数历朝历代又有谁能到?”

帝后大恸,皇帝辍朝三日以寄哀思。

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虏,金人在大宋的都城肆意凌,王孙公不如狗,公主后妃贱过。大宋空有数十万军队,竟无人能对抗金国的铁浮屠,甚至还让金人制造“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但很快他的脸又黯淡下来,比之前还要更黑沉几分。

“随你吧,老夫也就那么一说。最近临安城的你就没有什么想问的?放心,皇帝既让你来就没打算瞒你,你尽可以问个明白。过了今日恐怕也不会有机会了!”

韩侂胄长大后成为宋朝宰相,将岳飞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享太庙。他在宁宗在位时组织北伐,失败后被斩首,颅盛装在金匣中,在宋金边境传阅,止息戈,史称“函首安边”。

吴扬心中的确有很多疑问,他原本以为永远也不会知答案,听了韩老太爷的话,他斟酌着问:“老太爷不惜代价推动立储,吴扬能理解。可是老太爷乃至整个韩府不遗余力地替岳飞翻案、平反又是为什么呢?甚至不惜拿整个临安作为筹码,不惜承担骂名,实在令人费解!”

吴扬非常煞风景地说:“打断武人脊梁还是接续武人脊梁,都是韩府自己的打算,临安百姓何辜?孤山营老卒又何辜?他们当晚营四百五十一人,最后活着回营的不足百人!”

章台,风满汴京。若是纨绔们人人都像你这般,临安城的小娘们该过得多无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