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 以许都为饵,以天下为棋(2/3)

如果他年轻十岁,必然会选择亲征,为复兴大汉江山,征战沙场。

所以曹也不敢急于求胜,而是在袁绍兵不动,只是稳居营寨,并且为避免重蹈覆辙,完保护粮的情况下,他也拿对方没办法。

二大将麾下又有各级众将领数十人。

奈何他的年事已,已虚岁六十,经不起折腾。

而张允是他的亲外甥,也已经四十多岁了,目前为荆州第二大将,在自己不能亲征,长为他不喜,次无领兵之能的情况下,自然只能选择张允。

叹息一声,坐到了位置上:“那孤还是再等等,观望一下刘表举动吧。”

所以在刘表想来,即便自己那不成的外甥平庸了些,以十多万兵大势压人,怎么样也该无碍。

连他的儿都没去。

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郭嘉率先分析:“刘表已年逾六十,自称楚公,我观其必有称帝之志,因而必然会督促张允文聘尽快军,攻打许都,我猜其怕是要暗害天。”

“嗯,奉孝之言甚有理。”

但不派黄祖有两个原因。

,说:“奉孝有何良策?”

双方继续拖延时间。

再加上袁绍与他南北夹击,曹必然疲于奔命,束手待毙。

数日后陈留仓亭前线,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此时他与袁绍对峙了一百多天,双方到现在还未开战。

于是,建安七年,一月,张允和文聘就带着数万大军北上,到二月份,张允就兵军到了定陵一带,与曹留守的将夏侯惇隔汝相望。

刘表自己没去。

又过去三个多月,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2月,刘表经过大半年的准备,终于开始北伐之路。

二是黄祖为外姓,刘表自然不敢把十多万兵到外姓手里。

但如今历史不同,沮授田丰未死,袁绍缓慢图之,曹再想诱敌人家不会中计。再加上背后刘表来势汹汹,万一双方会战期间,许都遭到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笑了一会儿,郭嘉还是认真说:“只是荆南多山多,易守难攻,因而能持久。颍川一览无余,唯有城池可守,若刘表大规模攻,我们南北腹背受敌,亦不能轻视。”

因为对手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

就派了个外甥张允,还有侄刘虎,连另外一个侄刘磐都没调动,布置在荆南防备孙权。

郭嘉想了想说:“目前刘表尚未兵,我们也不知其底细,贸然制定策略并无什么用。还是先等等,观望一番,待其兵之后,看看他的大将是谁,兵署如何,再应对。”

“嗯。”

而趁着这个时候,刘备则绕豫州,占据了汝南,一时间残余的袁氏旧,再次纷纷响应,很快又聚集数万兵,声势浩大。

还有大汉皇叔,左将军刘备为辅左,兵力约一万余人,总兵力十二万,号称五十万,兵分三路,浩浩北上伐曹。

在后方仅仅留下了三万人,面对刘表十多万大军,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只能焚烧了大量桥梁,利用汝和颖这两条大型河来短暂阻拦敌人。

到了这个年纪,稍微有奔波都可能丧命,何况自从蒯良病逝后,刘表亦悲伤不已,痛哭一场之后,也差了许多。

现在天下刘姓公侯无数,王侯也数不胜数,祖曾定白之盟,以这个条例,即便刘表称王,只要刘协没有烈反对,那也没有人

历史上曹与袁绍会战仓亭,此战也还算大胜,但袁绍其实也未伤本,从容撤回了河北。一直到来年病死,曹北上,袁谭袁尚等人还依旧有实力与曹周旋数年,可见仓亭之战袁绍损失不大。

程昱和荀攸也,其实之所以刘表称公,没有闹得太大风波,还是因为他是刘姓宗室。

曹军主将营帐内,四人分列而坐。

毕竟当初火烧乌巢,是有个许攸当二五仔。

不过虽说张允的能力比不上黄祖,但刘表对于这次攻,还是充满了信心。

如今袁绍把粮草分成若,遍布于匡城蒲城等地,据城池而守,他再想复刻火烧乌巢,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环视众人说:“上个月刘表就屯兵于昆,前几日传来消息,他麾下大将张允,文聘,各兵定陵和襄城,刘备霸占汝南,袁氏旧各响呼应,诸位怎么看?”

得知刘表大军终于北上,曹立即召集麾下郭嘉、程昱、荀攸三位谋士商议对策。

所以最近一年,刘表一直在襄调养,战事上只能派外甥张允,大将文聘,以及侄刘虎前往。

他令张允为大将,统率八万大军,又令文聘为大将,统率三万大军。

文聘北上襄城,到汾丘,与曹将曹洪隔颖对峙。

“奉孝之言有理。”

一是黄祖擅长师,坐镇江夏,防备江东。

从荆州军的地位上来讲,黄祖肯定是名副其实的荆州第一大将,素来为刘表所倚重。

是的。

不是刘表不想去,而是太老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