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时机已到,明日起兵(2/2)

刘备:“那小先生是打算何应对?”

(本章完)

所以要想再次给曹造成威胁,就必须要用这样的办法了。

听了沈晨的计策,刘备不由称赞:“小先生用兵,当真是如鬼神莫测呀。你这是打算先围住许都,等消灭曹的援军之后,再忽然猛攻,回来防守,以让他无法追击袁绍?”

并且哪有昨天粮草被烧,今天立即就投降的理?

“然后呢?”

跟曹也算是打了很多次了,虽然跟曹亲自指挥的战斗中自己没赢过,但那指曹带的兵都是他麾下锐之士。

这意味着袁绍营寨内其实还有少分粮草,但可能只够持半月之余,所以后期袁军饿肚打仗,最终选择投降。

所以沈晨分析之后,认为应该是在粮草不多的情况下,袁绍错误判断,继续让张郃览猛攻曹营多日,自己营寨内的那存粮耗尽,这才兵败。

“正是。”

因此他一直以为官渡之战曹火烧乌巢之后,第二天袁军就投降了,然后曹就立即下令坑杀了八万降卒,袁绍仓惶北逃,没两年就病死,自此北方归了曹

倒不是说看不起他们,只是他们现在士兵非锐,弓箭等资也缺,确实不太可能是资充足的刘备沈晨军对手。

有了前两次教训,许都的曹军肯定是不动如山,任你想调动谁的兵,他都会稳坐许都周边,不会轻易动弹。

只是沈晨不看《三国志》和《后汉书》,他看的是《三国演义》电视剧,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所以只知一个历史大概,甚至很多地方因为电视演的和现实不同,发生了很大偏差。

沈晨指着离许都最近的两座城池说:“除此之外,在许都城外,也有两座曹营,周边兵约一万余人,其实北面还有任峻的军队,正在运送粮草,我料他会来援。”

刘备从善如:“我听从先生安排。”

刘备思索:“这又是小先生声东击西之计吧,只是曹军已经上了两回当了,现在还会上当吗?”

这就是打算围打援。

沈晨立即去着手准备。

沈晨咧嘴一笑:“这可不是声东击西,而是围打援。”

刘备皱起眉

一旦他正面击溃了曹洪他们,许都危在旦夕,曹必然来救。

刘备非常诧异,问:“这是什么计策。”

“这样看的话,好像敌军人数颇多,我军兵少呀。”

“许都的曹军也不是傻,我几次利用他们想守卫许都的心理,一直在攻他们,他们肯定也猜到了我们可能会故技重施,所以此次必然不会再中计,想攻许都,难上加上。”

不过真来到了古代,亲自参与到了战争中来,沈晨才明白很多理。

“好,时机已到,明日起兵!”

那袁绍人也太失败了。

,盘踞于许都周边,此为颍、临颍二县,为重中之重。”

那他在官渡前线,还真有可能在袁绍粮草彻底耗尽之前被攻破,到时候袁绍就可以吃他营寨里仅存的一等后续粮草抵达了。

现在许都留守的只是二线队,锐数量并不是很多,野外鏖战的话,他自信能击溃他们。

因此沈晨认为,一定要不快不慢,既不能让曹觉得许都已经危在旦夕,也不能让袁绍把曹营攻破。

而最好的选择,就是围而不攻,双方先僵持一段时间,等到后续发展。

沈晨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沈晨指着许都周边:“所以这次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一分兵于汾丘与颍临颍的曹军对峙,另外一分兵则去濦牵制曹军驻扎于许都的兵,我则令率锐,星夜北上,伏击曹军!”

沈晨:“我前番两次攻打许都,都是为了消耗曹军兵力。如今他的后方已经严重空虚,兵不过万余,这正是我们趁虚而的好时机。”

刘备问。

那么如果说他即刻北上,与许都的曹军决战的话,以现在曹洪夏侯渊李典他们的实力,很难挡得住自己。

“围打援?”

比如袁军很大概率不会第二天就投降,因为他自己每次行军,粮草辎重确实没法带太多,可军队自己也会带十天半月粮草,随携带,若是建立营寨的话,存粮会更多。

历史上二人官渡之战,曹于十月火烧乌巢,然后袁绍下令继续猛攻曹营,一直到十一月张郃览才投降,中间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差。

“善。”

沈晨就:“我料袁绍应该短时间内不会大败才对,我准备明日先起寨营,兵襄城,然后佯装主力兵汾丘,与曹军在汾丘对峙。”

沈晨笑:“留守许都的并非曹军锐,且我两度杀到许都城外,早已经将曹军吓破了胆,纵是曹亲至,只要不把他那官渡数万锐带来,我也不惧他。”

“然后其余兵就南下濦,自濦绕开曹军主力,北上袭击许都。”

/109/109202/29410777.html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