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章 司马徽南下(2/3)

而之所以东汉没有普及纸张,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最佳的原材料。

诸葛亮就把手中的竹简放在一旁,取一卷全新的竹简和笔,说:“前日我们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你说的启蒙与教化大众的事情,我都记下了。”

诸葛亮轻笑:“你们黄门亭产的纸现在很贵,我可买不起。”

沈晨:“教育必须要从普及知识开始,但如果光用嘴讲是不行的,竹简能够记载的实在是太少,只有纸张装订为书本,才能完成连夫不到的教化万民。”

诸葛亮思索:“这就是阿晨你一直在钻研的教化之?”

沈晨拿过来扫视,里面记录的内容确实是他们前天讨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但非常简略,如果不加注释和分析,可能会令人看不懂,便叹息:“可惜了。”

就好像在灯泡用钨丝之前,哪怕已经有电灯现,可都没有让灯泡普及,最好的碳丝灯泡,也就只能用很短的一段时间而已。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学的,所谓的迪生试验了一千多材料,最终“发明”了钨丝电灯一样。

诸葛亮皱起眉,现在荆州士林也只是对沈晨抗曹颇有微词,有些立场不同的对立而已,还闹不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沈晨说:“以前要想官就必须会读书习字,但读书习字的人就必然世家门阀,若能教化万民,寒门以下为官者将不计其数,必然会挤占他们的地位。”

沈晨说:“可惜的是没有用纸记录下来。”

诸葛亮好奇:“可惜什么?”

“嘘。”

晨最厉害的时候,也无人招惹到他上。

造纸术也是同理。

这为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创造了条件。

诸葛亮思索:“若真是如此,岂不是大家门第?”

到了南北朝末期,隋朝初期,檀、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人们一步步改造纸术,成本也越来越低廉,纸张基本就已经取代了竹简,让竹简案牍消失在历史舞台。

沈晨笑:“无妨,到时候我给兄长送一些过来。”

但他可以试。

沈晨拱拱手,然后缓缓走到了他边也一起坐下。

“当然。”

最终在唐朝初年,人们发现了竹是最好的造纸品。

沈晨也笑:“最近我正想注释《左传》,如果能够雕刻来,印制成书,就能够更好的教学生了。”

“那......”

“是啊,大家门第就再无显赫的了。”

发明的纸,质地糙,一碰就碎,表面也不光,用来都嫌膈得慌。

诸葛亮微微,然后心中就升起一动。

沈晨在嘴边比了个嘘的手势:“兄长不说,我不说,谁能知无声,先自己私下印刷教育学生,等将来手中有权再推广,他们不会意识到这些。”

而纸张和雕版印刷的普及,可就是在挖世家大族的基了,他们岂会坐视不理?

包括几千年后,工业时代的造纸技术,都跟蔡的工艺步骤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手工,一个换成了机

阿晨连这些都告诉他,完全不怕自己去跟世家告密,对他的信任可以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自己也决不能让他失望才行。

自此之后,纸张才正式普罗大众的生活当中,这为唐朝以后,世家门阀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哦?”

千古忠义无双的诸葛亮呀!

但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从东汉造纸术的现,到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利用桑、藤造纸,使得造纸技术渐渐趋于成熟,表面也渐渐光

连他都不能信任,还有谁能够信任呢?

事实

“嗯。”

,就看到诸葛亮正在廊下读书,见沈晨过来,抬起和熙般风的笑容:“阿弟。”

但他信任的是谁?

自此襄纸贵。

黄门亭的造纸师傅,在沈晨的一次次促试验下,终于用了两年时间,找到了竹为原材料,把能够可以用于书写的纸制造了来。

但在汉代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的任务,因为世家门阀们可不会让你这么

沈晨微微一笑,如果是一般人他肯定不会这么说,因为相当于是把去。

“兄长。”

“不错。”

诸葛亮得了沈晨的承诺,抚掌笑着说:“一言为定,可不许耍赖。”

造纸术是蔡发明的,东汉就有。

这项工艺不难,难的是找到最合适的原材料。

自从造纸术改和雕版印刷现之后,从唐代开始,民间识字率就飞一样的增长,打破世家的垄断权,就是从这里开始。

沈晨其实也不知造纸术最好的原材料是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