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648(2/2)

只是,想到镇南王的这趁火打劫的奇葩事,百官都无语了。还有礼卢尚书私下同景安帝,“镇南王殿下给徽地送粮,原是好意。这事儿闹的,倒叫殿下在朝中风评不一了。”

闽王之所以这样殷勤络,当然不是良心发现,委实是,秦凤仪遇刺之事,都说是他的。天地良心,真不是他的啊!

倘愿意挣些现钱,现下南夷城正在建外城,只要不馋不懒肯吃苦的,都能攒下些银钱。所以,这些饥寒迫的百姓们一来,很容易便扎下了,安顿了下来。

虽则是秦凤仪买来的,但秦凤仪真没把他们当婢的意思,分了田舍,还能一家分几两银盖个房住,另则,耕、耕都是衙门借的,以后待丰收了再还。

倒是年前,闽王打发人送了份厚礼过来,还很贴心的把自己王府里懂得建港的工匠给秦凤仪派了来,并亲自写了封信给秦凤仪,主要是解释一下,自己对于南夷建港是一百个支持。而且,在建港一事上,他们泉州毕竟是前辈,倘秦凤仪有什么不大了解的,只令人送信给他,他都会帮忙的。

秦凤仪先把来的人安置了,就准备过年的事了。

秦凤仪反正是向来不人怎么说的,他是个只认实惠的。如今把百姓们“买”来了,立刻给上籍搞定,秦凤仪先给人个甜枣吃,南夷分他们土地耕,前三年不用税,三年后田地品质分上中下三等田来粮税,而且,他们自卖自,只用十年婢,待过了十年,便可恢复良民份。至于分给他们的田地,六十年内不许买卖,六十年后,便是他们自家的了。而且,这些百姓,倘是有手艺的匠人,那真是走了大运,现下南夷正缺匠人,直接可去匠人司报,唉哟喂,至于匠人司的待遇,那真是……哪怕不是自卖自,倘他们早晓得南夷这里对匠人这般优厚,早自己背着铺盖卷过来讨生活了。

抚一比,说徽地巡抚无能,也不能说不对。

景安帝一幅老神在在的模样,“有什么风评不一的,朕看镇南王就不错,以后哪里赈灾力有不逮,朕就叫镇南王去给他们帮帮忙。镇南王那里正缺人哪,早跟朕嚷嚷好几回了。迁哪里的百姓,他们能乐意?要是实在顾不过来,就让镇南王帮他们一帮,也是为他们减轻负担嘛。”

而且,暗杀事件一起,九成九的人都怀疑是闽

闽王虽则不是多聪明的人,用秦凤仪的话说,闽王行事趋利避害,很识时务。闽王这,不大可能会派杀手来杀他,毕竟,这事就彻底得罪了景安帝。景安帝这些年,一直优容闽王,但也不是没有底线,如果闽王杀到景安帝上,景安帝再优容也不会容他的。

倒是大皇年下帮着里施粥舍米救济京城贫窘百姓,很受了些好评。

至于徽地巡抚,早叫秦凤仪掉了,秦凤仪才不会与这等无能之人多费神呢。像江西巡抚,就很知趣,虽则也被秦凤仪顺划拉了些人,都没敢放一个,只当没这回事。这不,官儿就安安稳稳的呐。

卢尚书心说,你俩真不愧是父,这馊主意想的,简直能挤兑死地方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