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夷简罢相篇(2/3)

吕夷简生病下野,名传后世的庆历改革也即将开始…

贺从勖也不糊,回答说我们的名很正,儿侍奉父亲,就像臣侍奉皇帝。这有什么不对?我要求开封面见皇帝,如皇帝亲不许,我再返回去更改…

前面说过李元昊真实年岁要比赵祯大7岁。且在战场上屡战屡胜,请和请到这份上,无可挑剔了吧?但且慢,后面还有话“本国自有国号。无奉表式,其称兀卒,盖如古单于,可汗之类”说得很明白。我是你儿,但我一定要是兀卒,西夏国必须独立!这就不是石敬瑭。而是‘称孙不称臣’的石重贵了?

庞籍打开国书一看,立即吓了一!真没想到李元昊竟这样恭顺。国书是这样开的“男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他主动给宋仁宗当儿!和石敬瑭一样?

吕夷简之病对大宋国政走向的影响:他病早了,他是个完的大家、皇帝与群臣间的沟通桥梁,他病在了大宋内忧外患极其重之时,大宋之前太多的问题都暴来!如他不病,以他老辣沉稳的作风和熟悉政务的平,就算不能把问题都解决,至少在解决问题时不会慌。也就不会有庆历改革时闹的党争…

历史上一段对话可真切表现他心理内在。那是他和范仲淹两人私下里纵论天下人。说到守名节时,吕夷简冷笑摇“我见过的人太多了,现实世界里,本就没守二字”

1月24日,李元昊的使者贺从勖带着国书来到保安军找到了庞籍:我们西夏方面怀着最大的诚意扑面而来了!

吕夷简的中风冥冥之中似是为一个时代让开了路。让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能大展鸿图,那些似是而非的“功业”那么他的病,就是个好事了?相对于宋朝国政和民生来说?好像是,毕竟人类的步。就取决于变革。但仔细想,他病得仍不是时候,因至少范仲淹还没好准备。三百年间第一人的人生缺陷,就在于接班得太突然太快了!

说到这,似可盖棺定论了。但仍不够,作为仁宗朝代表人,怎可只分析表面,不挖内层呢?吕夷简为什么是这样

可他病了,一下就把赵祯和范仲淹都推上了前台,着这两人来解决积压了多年、已遍及大宋朝野每个角落的大问题。对这对君臣来说,这都是破天荒一次。他们都有危机,也都有改革情,但也都没准备好…有太多的事,都是匆忙发生的…

庞籍沉默了,想了很久说“天至尊,至无上。你们这份国书名不正,我不会上奏皇上的”

庞籍想了又想,想起范仲淹以前犯的错误。臣无外,好吧,那就送你开封!

第2次:宰相章得象、晏殊。参知政事王举正、贾

第1次:宰相章得象、晏殊。参知政事王举正、贾昌朝。枢密使夏竦。枢密副使任中思、富弼。26日,知谏院王素、余靖、欧修。27日,富弼辞去枢密副使。

3月21日,由于被大面积弹劾、再加上不争气的,吕夷简终于不住了,从中书省下野。政府开始调整班,从这一刻起直到8月,大宋上层建筑就来回折腾了3次:

范仲淹长叹一声,非常无奈“天下确有这样的人,只是你不知而已。你以这想法待天下士人,难怪守之士不来”一语破天机!吕夷简本就没好人君。所谓“小人中,天下无一不是小人。君中,天下滔滔无一不是君”他本没那个德量,更不敢去相信除自己以外的人,而是用手段去制约、用诡计去迎合,却不像范仲淹那样以风骨服人,以德取胜!

不太善良的好人。他使的招数损,心也不广阔,一个个政敌都被他这样打压下去,拉帮结派,让宋朝上层官场死气沉沉,基本可归纳为邪。但与后来的蔡京、秦桧之还是大有区别。因他在国家大事上不糊,知用谁会对国家民族有利…

这是吕夷简的短,相应的,这也就是范仲淹的长!但很可惜,人和为政是两码事。吕夷简因小心和使诈,屹立官场20余年而不倒。至于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失败,也要从他的信人广泛、襟广大上去找原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