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祭天大典。大宋真宗皇帝赵恒穿衮服,
冕冠,率先奠献,大宋首相王旦在旁跪读玉册、玉牒文字“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当然这是简化的,原文3篇“玉牒文”“玉策文”“玉册文”合计共640余字,都记下来的话等于上了堂古文课,且会让我们更佩服赵恒。冬天的泰山极
是非常冷的,就算他的“衮服冕冠”再特制加厚,恐怕也不是那么舒服。
本月,人刘娥被封为修仪,才人杨氏被封为婕妤。
11月1日,皇帝来到孔夫的老家亲自祭拜,并给老人家加官
爵“玄圣文宣王”但估计赵恒本人是非常不
的。因孔
的文宣王称号早就有了,再封也
现不
大宋官家曾到此一游。赵恒本意是要封孔圣人为“帝”但宋朝有太多懂行的
人了,他们说孔
一生都自认是周朝的臣民,大周最
的是王如周文王、周武王,甚至连孔
终
偶像姬旦也不过是周公,如孔
为帝,简直就是大逆不
,是造反!于是赵恒只能在文宣王前面加上玄圣2字。可后来这“玄”字大有讲究,是赵氏先祖天神的名讳,赵恒才不得不又改成了“至圣文宣王”…清楚了吧?孔圣人所谓“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完整
衔中的重要
分就是由大宋真宗皇帝发明且补充的。
说东封泰山至此应圆满结束了,可赵恒不这么想——我们的传统是天地人三才合一。你们说:下一步该
什么了?
25日,前宰相寇准来到大名府担任知天雄军,有契丹使者路过,慕名来拜访这位名震北国的南朝宰相。席间该使者突然问“您德望重。为何不
宰相,到这穷乡僻壤来了”满座惊怒,这是明目张胆的嘲讽,专挑寇准伤疤下手!众目睽睽下。寇准哈哈一笑“朝中已无大事,只有这北方大门,要由我寇准来把守才放心”
去年4月16日。皇帝曾下诏修筑玉清昭应。
激上天降下天书,天既有昭,宋必有应,所以要盖这座空前华丽奢侈的大房
。
址定在了皇城西北天波门外旧内殿直院
。预计此
东西长310步,南北长430步,共2610区,比他老爸赵光义营造的上清
要整整大
一倍有余,且用料之讲究,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的全国总动员“其所用之木则有秦、陇、岐、同之松;岚州、汾
之柏;谭、衡、
、永、鼎吉之杉、松、桐,楮;温、台、衢、婺之豫章;明、越之松杉。其石则有淄郑之青石、卫州之碧石、莱州之白石、绛州之斑石、吴越之奇石、洛
之玉石。其采
则有圣库
大中祥符2年(1009)正月初一,皇帝召辅臣们内殿朝拜天书。自此岁以为常…
之后,宁王赵元偓亚献、舒王赵元偁终献,三献成礼,最后把玉册、玉牒放金匣、玉匣中,再用金屑、**和成的泥把金玉双匣封固,放
事先
好的石函中。至此祭天之礼大成,山上山下齐呼万岁,大宋天
独立山巅,前有古人后无来者,顾盼自雄。
皇帝下辇步行。
人人面惧
,低声回答:祭孔…
这回天地人三才合一。再无遗憾了,2日,赵恒命启驾回。20日回到开封。三司使丁谓将天书恭恭敬敬迎回皇
大内。赐百官休假3日,东西二府假1日。又以1月3日第一封天书降临的日
为天庆节。12月上旬,由陈彭年建议,丁谓、李宗谔2人编修《封禅记》
25日祭地大典,赵恒在社首山,完成了和昨天祭天大典差不多的一整程…
27日,车驾从奉符县(乾封县改名)发,往曲阜而去。这一天,皇帝下诏恢复常膳,他觉得真是难为了各位臣
们吃了这几天素,却没想到枢密副使
知节说了一句大实话“素
唯陛下一人。我等皆私下
”皇帝目瞪
呆…
26日大赦天下,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唐
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