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88(3/3)

而兵权则交由皇上直接掌管,加强中央集权,每位将军分别掌有军符,调动各自部署,削弱武将的军权范围,肃宗龙颜大悦,格外放心了。

在长安整顿十日,各路唐军开始乘胜东进,安庆绪把十万精锐尽数交给严庄、李归仁屯驻陕郡,以援助大将张通儒,敌军回合旌旗遍摇,连营一百多里,以壮军威,数路唐军相继达到新店,叛军已经摆好阵势,派出轻骑兵滋扰唐军防事。

李子仪派出两队兵马相逐,叛军骑兵增数加入战团,唐军也投入双倍兵力交锋,激战良久叛军逃走,李子仪恐敌有诈,兵分两路,派出李嗣业率领回纥骑兵绕走敌营后方,他则率军追赶横穿敌阵。

果然叛军有伏,严庄、李归仁各带军从两侧夹攻过来,妄想包围唐军,形势危急,便在这时,突然叛军后方喊声大作,又有一彪唐军冲杀过来,正是李嗣业率领回纥铁骑赶来,以飞箭射敌,铁蹄冲锋,使叛军大乱阵脚,军心不稳一路败退,李归仁当场战死,张通儒被俘,严庄慌忙逃往相州。

第十四章 决斗前夕

李子仪、李光弼、王思礼、季广深、崔光远、李嗣业等九路节度使汇合一路进攻安庆绪,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诸将,唯恐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到时候兵权在外指挥不灵,故此此次不设主帅,只命令宦官鱼朝恩为督军处置使,总揽全局。

李子仪派军围住保邺,并施计引漳水灌入敌城,安庆绪不仅遭水灾之苦,而且城中极其缺粮,甚至老鼠也成了贵重食物,一鼠可卖四千钱,正是破城良机,但因兵众无主,无人统一指挥,以致错失良机。

史思明为援邺而堵截唐军粮草,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断袭击唐军,两月后,唐军与史思明叛军展开大规模野战,正当两军激战之际,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咫尺内难辨敌我。

李子仪仗剑深入敌阵,剑气过处,穿衣破甲,方圆数丈内的敌兵尚未看清对手是谁,便中了无形剑气一命呜呼,过不半晌,他一人挥剑斩杀了上千叛军士卒,奈何风沙太大,本想擒贼擒王,一剑刺死史思明,却没有寻到,两军各自撤退。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不能妇人之仁,但这次他仗剑杀死那么多敌兵,自觉杀念太重,剑气变得更为森寒,懊悔不已。

次遭战役失

利,天时故是一党因,主要还是宦官鱼朝恩从中作梗,贻误战机。但他推卸责任,竟秘密上书,诬陷李子仪指挥不利。

唐肃宗正担心李子仪战功太多,构成威胁不易调遣,便趁此机会召李子仪还京,撤其兵权。

李子仪深明此理,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毕竟像太宗、玄宗这样圣明广听的皇帝不多,何况自古王朝内武将不出三代,久握兵权,拥兵自重实则玩火自焚,激流勇退,审时度势方为智者生存之道。

李子仪向李光弼、王思礼等将领讲述今后的作战计划,以及击破叛军的方略后,收拾包裹回返京城,临行前三军将士连营为少帅送行,场面颇为壮观。

朔风飞扬,壮士归返。

李子仪到京后上朝面圣,自解军职,请求从此不再任将,贬为庶民,重返江湖生涯。

唐肃宗当众垂泪,惜才挽留少帅返乡,但李子仪述说为官已久尽了全力,执意浪迹江湖,悟剑修心,肃宗吃了定心丸,深信不疑后这才准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