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3/3)

不绝为人信服,但终是纸上谈兵,还请皇上三思。”

群臣议论纷纷,因为次出征事关重大,若再不能退敌,朝中便再无可用之兵,所以谁也不敢草率表态。

这时从武官前排中走出一名大将,恭敬道:“老臣秦万翎想略抒己见。”

唐玄宗惊讶道:“秦将军在家安养久未上朝,难得今日来朝,有话但讲无妨。”

秦万翎是开国名将秦琼之后,因父子两代功高盖世,被封护国公,加一等爵,手握重兵,声望日盛。秦万翎怕功高震主惹来身祸,遂自动请缨,交出兵权,在家安养,再无驰骋沙场之意。

秦万翎道:“此少年这般年纪,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未亲临战场便对战事分析入微,面对凶敌,头脑冷静,毫无怯意,的确是难得的将才,所以恳请皇上封他为帅,远赴边境,若不放心,老臣可坐镇后方,为他助阵,定能破敌。”

军队将领中的权威开口,威慑不凡,大部分官员赞同力保,一部分人默不作声,剩下的官员有的随别人称赞而附和,有的看别人不做声而保持沉默。

唐玄宗李隆基,见大势所趋,便下诣命李子仪为主帅,封少年大将军。三日后,登坛拜将,大唐的兴衰,就交到年未满十六岁的少年将军手里。

就在此时,使李子仪肩上了指挥全面大战的重任。

早朝完毕后,李子仪再和唐玄宗、秦万翎、姚崇、李林甫、兵部等开了一个临时会议,研究了在作战方面有关粮草,后援等细节,又议定了由秦万翎坐镇后方,派人运送补给,使李子仪无后顾之忧。

由于战场不可带家眷和侍女,所以安顿好梅花四剑,三日后,在她们泪水相送下,李子仪身披铠甲,统领大军,骑兵三万,步兵五万,奔赴战场。

李子仪派出军探远哨,摸清地势路线,挑取捷径长驱直入,为了保持军队的士气和体力,每天清晨出发,午后既营休息,所以士卒并不辛苦。五天后,李子仪率军队过丽山,竹山等大山脉,地势开始起伏不平,峰峦拱持,沟壑纵横,险要路途。当经过天下第一险华山背脚下,高耸接天的华山,顶入云端。

李子仪心有感慨,不知父亲与邪帝之战结果如何,父亲为从剑道入天道,更为了武林免遭浩劫和天下安危,毅然接受邪帝的挑战,而自己决不能令父亲失望,更

不能令天下的百姓失望。

又赶路十天,经过断崖峭壁,万丈沟壑,渐渐来到地势平坦,山花烂漫的边塞原野处,马不停蹄,半日后,终于到达唐军前线大营。

前任统帅牛仙客,哥舒翰和一些将领们早已闻讯出营迎接,前两者显然由于刚刚又添了败绩而郁郁不乐,满脸丧气;当前线的将领们发现前来的新主帅竟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不由万分震惊,一部分好奇而面面相觑,另一部分愤然朝中无人,表面礼仪上的接风后,李子仪马上召开作战会议,了解研究当前的敌我形势。

记住地阯發布頁 ④∨④∨④∨.с☉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