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章姥姥家里论是非,金占地人盼复归(2/2)

因为父母离开的时候,弃疾很小,所以辛赞成银很少在他跟前提起。今日弃疾长大后再姥姥家门,旧情故事讲得多了,爹娘才在弃疾心中愈加清晰,也愈加想念了。

再一想到姥姥,弃疾老大不舍,频繁回望家门。成银看着不禁:“我自小就觉得,无论自家还是姥姥家的院,总像是栽着一棵桩,桩上的长链永远拽着心。特别是每逢回到青山村里,那里祖宗在野,至亲在堂,风里都是家的味。”成银平时话不多,此时此刻突然大有慨,辛赞与弃疾都是心有戚戚,毫不讶异。

弃疾扬向姥姥说:“我就要跟爷爷和成银叔到金国皇城找我爹爹母亲。”姥姥听了吃了一惊,弃疾自小就离开了爹娘,一家人能得团圆当然难得。但那里万里遥远,以后见面更没了时候,又增老大心事,只是说:“什么都不要,恁一家人在一起能互相照应就好。”

了杨楼,辛赞向东边的离着两三里路的村庄一指,:“那就是彭官屯,当年彭越生之所。”虽然这里不久前爷爷刚刚提起过,辛弃疾听来还是颇有,不由多看了几,心里想:“原来这就是彭越家乡,那个游击之祖生的地方,竟然离姥姥家如此之近。”

弃疾看着姥姥颤颤巍巍的形,看自己满亲情不尽,说起当今世满腹惆怅,着实心疼:“爹娘常年不得回来看望姥姥,双方挂念自然不在话下,为了大宋,自是无从选择。姥姥对家乡沦为金占地极为怅恨,若没有金国侵,又哪里有这么多骨分离?我定当将金虏驱逐大宋之境,收复中原,还姥姥一个乐太平,骄傲自尊。”

虽是不速之客,冬鲜菜不多,但这边二妗送来萝卜,那边表嫂送来白菜,看送的就要用不了,姥姥便再往外推。特别是二舅专门去撒网逮鱼,鲤鱼、鲫鱼、火、泥鳅都有,活剥现炖,辣生鲜。

屋里姥姥叹气,向辛赞:“清于若不是离家千里遥远,定会时不时就来娘家。她从小胆大心细,走哪都不胆怯。八岁时去南边二十多里远董楼村二家,自己收拾好包袱说走就走。去时想送什么一样不落,回来想要什么一也不推让,早去早回,脆利索。太还老,人家就背着包袱回来了,哪里像八岁的孩?那时这里还归大宋,世也好,若是像现在兵荒,再大上几岁也不敢啊。她在家里最小,从小得几个照顾,常理该是最,可就是从小泼辣得很。”众人听姥姥说到弃疾母亲,都是啧啧称赞,又听说到这里成了金占之地,都是郁闷不已。

辛赞向成银说:“我们也到青山家里看看恁家人。”杨楼往东二十多里的青山,便是成银的老家,辛赞的闺女,嫁了李成金,即是成银的嫂。成银摇摇:“不久前我刚空过来看了,每次见面都说哥嫂下次要回,总是不能兑现。今日若再回时,难免再增老人失望。索等自会宁带回来哥哥嫂的消息,也好说些。”

那边成银却笑:“都知二哥几个人照顾您很周到,我庄稼活惯了,如今老长时间不,看见了有活手就。”望着麦秸垛,回想往事曾经,骄傲来去,当年最拿手的手艺就是割麦。想起来那时麦收时节,隐约在千军万的收割大军里,躬退,迎风慨叹,别有一番滋味,不由痴了。

辛赞听了不由心酸:“我把媳妇、女婿都派去,实是对不起媳妇娘家、闺女婆家两家亲家。”

想起若无金侵宋一事,一家人定然可以亲人相守,享天之乐,弃疾由是更加痛恨金人侵,誓有一天将其驱离中原。心中不由得更加立志定,意气奋发。

成银慨一来,竟然打不住,“沈溪章潇两位老人家,生在明门显家,满腹经纶,见识非凡,寻常自是不能比。但我两位大嫂,甘为大宋抛家舍业,能倾其所有,竭尽全力,也是了不起的女英雄,令人好生敬重佩服。”

用完午饭,弃疾依依不舍告别姥姥。

成银赶:“伯父千万不要如此说,哥哥嫂和我,连带家里老人在内,哪个不是心甘情愿?其实这件事上,老辛家付更多,大家都是称赞敬佩。”辛赞:“恁两家都通情达理,更是心怀忠义,老辛家有幸结下如此好亲事。那就不再多说,再说反倒见外。”

在我华夏历朝历代,大宋虽上承五代之,武功亦不甚,文治却臻鼎盛,甚而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靖康之难后,淮河以北沦为金占之地,虽然多用宋人,尽延旧制,但毕竟时移世易,世,与之前大相径,大宋遗民心里都常常是恨恨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