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爷孙万里赴上京,辛赞一路说输赢(2/2)

说到这里,辛赞:“可惜前几年金国南侵,大宋多半国土沦陷,岳飞元帅率军打败伪齐刘豫和金国的联军,收复襄六郡等大片国土,但南仍为被金所占。襄六郡,西接秦蜀,东瞰吴越,击中原,退可屏蔽湖广,与金国隔淮河秦岭一线相望,如今正是大宋面对中原的门

“太行西南余脉之中条山,隔黄河与秦岭东北余脉之崤山对望,更夹有豫西走廊。此一地以洛居中,东至荥,西至潼关,分别连接关东与关西,自古以来便是中原东西之争的锁钥之地。过此通,西可占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往东便直接逐鹿中原。项羽灭秦、楚汉争霸、董卓之、李世民灭王世充,以及安史之,均是如此。

“自喜逢再往西南,燕山又被河所切而成古北,唐时因此地位于幽州之北而得名,设有北守捉,屯兵驻守。此为辽东和蒙古通往中原的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胡人侵扰中原,均以攻占古北为第一步。汉武帝时为防北侵扰边,于此筑城布兵,与匈屡次战。

“燕山东首以外之地,南襟渤海,西北依燕山,向北便是辽西走廊,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隋开皇年间在此筑渝关关城。燕云十六州丢失之前,冀辽在此分界。因山海之犄角,正是背之地,从前契丹、女真虽善骑兵作战,向不习,南北于此用兵不多,但下已自不同。辽、金早已跨过长城,且多用汉人,渐渐熟悉战,两侧若为敌对双方,这里可陆并,不复有背之虞,势必成攻防要,更为兵家所重。此关近来先失于辽之手,后又为金所得。我们此行正要途经那里,届时你们临其境,该当更有会。”

“其实周时各诸侯国自设藩篱,在与敌边境筑城,秦时更大肆连接修复。汉武帝与匈争战更多,逐其至漠北,除了修复秦蒙恬所筑长城外,又筑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漠北鸭绿江北岸长城,拒胡于极远。反而是近代以来,汉族疆域自北以南不断退缩。

“燕山自喜逢再往西南即到端,以关沟与太行山相隔,设居庸关。《吕氏秋》《淮南》皆有‘天下九,居庸其一也’,《地记》有‘太行八陉,其第八陉为军都’,军都便是居庸关别称。早在秋战国,燕国就扼控此。其属辽时,以劲兵守之。本朝宣和年间,金人寇辽,便是夺此关而南,燕京。”

“伏山与桐柏山,一则在西,一则在东,两相遥向相望,正像中原南下荆楚的两扇门,其间南与襄,分别钳着自北而南、自南而北的。”

“中原自太行山过豫西走廊而南,又有熊耳山、外方、伏山、桐柏、大别山围绕,而伏山、外方山、熊耳山均是秦岭余脉,西南背靠秦岭,呈扇形向东北分布,越是往里越是崇山峻岭不得翻越,也更显关要。

之痛。

辛赞此时讲过燕山关沟居庸关,遥向所指,已是太行山:“太行雄踞晋冀之界,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自南而北为许多河如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河等所切穿,形成许多峡谷,有名的便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陉、井陉、飞狐陉、蒲陉、军都陉,称太行八陉,均为重要军事关隘。这一线自古以来之所以战事频仍,其缘由离不开上述地势之要。

“自东首渝关向西南不远,燕山东段被滦河所切,路通南北,古称卢龙,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东汉末曹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儁兵中原,都经由此。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询问,千里来会,父相逢于此,相报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易名喜逢。喜逢又分为关城和城堡,其中关城就有三重,无论是车、行人,关城都要通过三门,可说是戒备森严,有金汤之固。

“桐柏山东与大别山汇合,武胜关居中,东有九里关,西为平靖关,合称‘义三关’。而武胜关‘青分豫楚、气压嵩衡,襟扼三江’,北屏中原,南锁鄂州,正如豫西之中的函谷关、潼关‘车不能方轨,不能并骑’控中原西一样,,扼南北咽。岳元帅当年命皋将军与恁李宝爷爷守在此。而自此以东的淮南,广陵与合遥相呼应,屏障着京与瓜州等大片土地。”

辛赞中的渝关也叫榆关,便是后世所称的山海关,地位愈加重要,号称天下第一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