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40章 一点余孽(2/2)

队伍于是到溪边小憩。

“老师,回去吧。既来了一趟,知事不可为,老师已无愧于心了……”

“老师,前面怕是过不去了。”

众人稍歇了片刻,继续赶路。

最后又向南方望了一,众人就这般掉过,折返向北。

不过是受了朝廷重恩,尽力而已。

众书生面面相觑,其后拉着叶梦鼎往后退了一段路。

他朝着南方跪倒,三叩首,恸哭不已。

~~

“陈相公,就别为难我们这些小人了,知县也是顺大势而为。乡里乡亲的,你若真想走便快请吧。再晚,官兵可就真来了……”

老者说着,叹息了一声。

“我自己会走。我母亲既走了,我还能抛下她吗?”

他脸上有悲意,却也有不满。

“老相公,小人打听了,顺着这楠溪江再走上三十余里,便是永嘉县城。到了那也许就有船只,乘船南下不远便可到达江心屿。”

楠溪江畔,有三十余人的队伍正在赶路。

穿孝服的陈宜中冷着脸,领着家小跟着士卒们了县城。

于此同时,楠溪江下游。

“好,好啊。”

“这边……”

这或许与陈宜中在永嘉县的威望有关,任意一个县城了宰执,且宰执还三天两地回乡,知县都会很难办。

他脸上的皱纹愈发刻了,又:“官家是老夫亲手教导的,老夫没能尽到帝师之责,大宋社稷若亡,老夫罪莫大焉。故而,旁人可降。老夫却万无投降之理。”

这白发苍苍的老者,却是赵禥的老师叶梦鼎。

“是啊,永嘉县既然已经降了。我们这些书生,如何还能到得了江心屿?”

“左相,请吧。”

“何必再等?”全永:“先请官家继位,再传诏天下,召忠臣义士勤王,岂不更好?”

有一名书生挠着胳膊上被虫的红,向老者问:“老师,学生走了一路,还是想不明白,终是没能忍住,想请老师解惑。”

言不顺。臣与诸公商议,效彷宗皇帝旧事,拥殿下为天下兵大元帅,以求中兴社稷,皇后以为如何?”

全永便:“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拥立殿下为帝,以封赏官职,张少保以为如何?”

一队宋军士卒正扶着一棺木堂而皇之地了永嘉县城,抬到了江边的船只上。再警惕地回看去,县城守军还是没有动静。

“死生事小,廉耻事大啊。”

还未到永嘉县,却见有两个乡兵拦在路上。

走了半途,恸哭而归,便算是这位老臣为大宋社稷尽了最后的孤忠了。

过地上的沙石,没有人动。

“老相公还走得动吗?”

“先帝呐!老臣无能,一不能教导官家勤政、二不能阻大之徒专权、三不能挽社稷倾危,老臣负先帝重托啊!”

“天下形势至此,宋亡唐兴,更迭已不可阻挡。学生观唐军过境秋毫无犯,想必唐主亦是英主。而老师如今南下投奔幼主,功成之可能不过万一,死生大祸却即在前,何苦还要前往?”

永嘉县城如今正于平定赵宋余孽的暴风,此时却意外的风平浪静。城的旗帜虽已经换成了唐旗,只是县城守卒本就不多,也只有廖廖几个兵士正守在城门

了城门,他忽然转过,向还在守城的乡兵喝:“你们不敢拦我吗?你们不是已经降唐了吗?!来,我与他们都是叛军,来平叛啊!”

众门生故吏也是纷纷大哭,扶起叶梦鼎。

叶梦鼎今已年逾七旬,且罢官多年,如今宋亡却还毅然南下,只这份铮铮风骨,便让其门生旧吏们佩万分,追随他南下。

永嘉县北。

“如今改朝换代了知不知?!”其中一个乡勇大声喊:“知县已得到了诏书,当了唐臣。准备暂设关卡,防止前朝余孽通行。你们是什么人?若要往前,需先籍、报知南下目的……”

“前面的是什么人?!”

“我自是不反对。不过我已传信于天下忠臣遗志,本待他们赶到再一同拥立……”

周围有一些护卫模样者,其余的则多是书生文士打扮。

“歇一歇吧。”

“问吧。”

“老师,你已尽力了……”

全久这时又看向全永

叶梦鼎不由老泪纵横。

张世杰,但置于这些妇人、幼儿、纨绔之间,其实心知成事的可能微乎其微。

走在正当中的是一名白发白须的老者,手里拄着一拐杖,旁边有跟着仆役搀扶。

“我等想要南下往永嘉县。”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