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大吗?」
一
「据唆火脱因所言,勘陀孟迦召集了朵思麻、哈答、朵甘思等地众近三万人,打算分别从松潘、金川、木雅、金汤等地
川蜀。大帅担心等到敌兵分散了,不好围剿,率我等急行军赶到盘陀寨。集中兵力猛攻勘陀孟迦主力。去年年底,收服了诸
之后,大帅继续向萨迦行军,与刘相公合兵,击败了公哥藏卜并俘虏了墨卡顿....
但他先等来的却不是来自川蜀的消息,而是一个匣。
「禀陛下,伤亡......恐逾半数,所携带羊
匹损失八成。」
李瑕,让人安排信使去歇了。
他写了一封长信,招过
~
这些李瑕也说不准,只能等着。
「末将发时,大帅与刘相公也已
发,想必快则一月,慢则年节前可赶回成都。」
他们看到的却是一面飞扬的龙旗。「那是......陛下?」
殿中隐隐弥漫着一腐烂的气味,好在还不算太
。匣
里是一个涂满了石灰的
颅。
但从开封到燕京的一路上,正在络绎不绝行的全都是他的将士。
李瑕一边听着这些,一边从案上翻了一本诗集。
其实李瑕心里已经在着急北上了,但奇怪的是他还没收到贾似退兵的消息。
了这个安排,李瑕决定不再等贾似
的消息。该往燕京了。
「是,大帅与刘相公得到旨意后分两路行军,刘相公领两万人走唐蕃,而大帅则领三万人沿着当年兀良合台攻大理的路线向朵思麻
军,才
蕃不久便有许多士卒伤亡,行到一个叫霍炉的地方,遇到了磨些蛮
的伏击,我军拼死反击,俘虏了酋首唆火脱因......」
这是刘秉忠的诗集,其中有他随忽必烈南征大理时描绘沿途景象的诗词数十首,已成了李瑕了解吐蕃形势的重要情报。
或是贾似所携粮草还能再支撑两三个月,故意在给他施加压力;或是贾似
已在偷偷退兵,只是骗过了川蜀的守军;或是贾似
还能在韩震死后用别的办法稳住宋廷;甚至还有一
可能,如今距离韩震之死才过两个月,贾似
的消息太慢,此时还没
好决策.
羊
匹倒是还好,都是贺兰山之战所缴获的,损失了就损失了。伤亡却是有些太大。
此时再次一看,大分动
的地方都是当年忽必烈、兀良合台两路兵
行军所经过之
。
「快了,朕还在等几个消息才能放心。」
「陛下又要北上?」韩承绪吃了一惊,旋即便明白,李瑕之所以调他到开封坐镇,为的就是能北上,只好问
:「陛下何时启程?」
放一放。让他们打消这念
朕会亲自到燕京坐镇。」
路边的枯草上已结了霜,每当急促的蹄声传到唐军士卒们耳中,总有将领回过
准备问一问是哪路友军。
林走上前,亲自打开了匣
,仔细看了一会儿,才递到了李瑕面前。
须臾之间,这支小骑兵已由远及近,迅速消失在更北面的风雪之中。
理而言,宋廷生变,必然会断掉粮草、召回征蜀大军。贾似
显然还没有到能煽动大军造反的地步,而粮草不足也不可能继续作战。李瑕推算无非有几
可能。
这次,李瑕没有带别的随行人员,只有五百选锋营骑兵。
李瑕又转向长寿派回来的信使,
:「说说
的情况。」
「他便是勘陀孟迦?」
这匣的风格有些奇怪,刻着非常复杂的
纹,上面还镶着几颗红的、绿的、蓝的宝石,而开匣的把手则是
的。
李瑕缓了缓末了,又问:「回师到哪里了?」
-
「汉中?」
林吩咐
:「派人将这封信递给
长寿,让他尽快赶往汉中。」
「禀陛下,是,大帅说他为与忽必烈的友谊而付了代价。」李瑕
了
,向林
吩咐
:「装好,朕要带到燕京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