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要是真的会在一两年内改任的话……我在广州能遇到长,助我成《广东通志》,兴洋米易货,
长虽
在草泽,却是有益于世人良多啊。真不知
以后的日
,还能不能遇到
长一般的贤士了,我……还真有些舍不得啊。”阮元想到未来之事,回首纯
观内,却也不住
慨。而这一日,也确实是阮元最后一次见到李明彻之日。
“好啊,这样的工程,真是有劳你们了。”阮元也向翟锦观:“以后告诉英德和清远的知县,要他们也转告后任,这英清峡纤
虽然完工,可是每年都需要重新查看,否则就只能和旧日纤
一样,又是几百年没人整修,可就对不起后人了。以后每年冬天,都要重新勘察修补一次,若是钱不够了,就找省里要,这样用钱也可以
整为零,就方便多了。”
“我是那一年冬天来的,这样算下来,快到八年半了,所以你的意思是……”阮元一边计算着自己督广时间,一边却也想到了那个可能。
三月之际,阮元广西,在桂林、南宁等地观阅绿营,
看广西盗匪虽不能尽数清除,可是相较于自己最初南下之时,已经少了大半,阮元心中亦自欣
。四月之时,阮元一行回到广东,想着英清峡纤
经过半年修建,
时间计算应该已经完工,阮元便主动前往英德、清远等地视察,正好遇到了在这里监修桥梁的盐运使翟锦观。
“这个下官知了。”翟锦观当即同意
。
“阮保,老朽查过国朝历任两广总督督广时间。康熙朝的时候,金光祖和石琳两个人,当两广总督都有十年以上,可当时他们还在肇庆,没迁到广州。乾隆朝的李侍尧,倒是在广州一
气当了九年又十个月的两广总督,也不到十整年。也就是说,国朝没有在广州一次任职就满十年的两广总督。他三人之后,任期最长的,也就是
保你了,真不容易啊。你可别忘了,金光祖、石琳和李侍尧,他们都是汉军旗
啊?”李明彻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阮元担任两广总督的时间,已经逐渐
近清王朝两广总督的极限,在汉民人中已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样
光或许就会在一到两年内,产生改任阮元的想法。所以这时李明彻让阮元早
准备,也是正确的劝告。
虽然不知自己前路如何,念及可能现的旱情,阮元还是将可能的旱灾情况告知了成格,劝他一旦自己不在,也要
好招商购米的准备。之后阮元也再一次从广州
发,开始了自己两广总督任上的最后一次阅兵。
“你这是何意?”阮元也不解问。
“阮保,你
这个两广总督,已经多久了?老朽记得你是嘉庆二十二年冬天来的广州,依年
而论,这已经是第十个年
了吧?”李明彻言语之间,似乎也多了一丝不舍。
“嗯……这或许也是个办法。”李明彻也了
,可是这时,李明彻却也忽然向阮元补充
:“不然,
保也将此时告知成格巡抚,如何?一旦旱情真的
现,或许……这件事需要由他来
了。”
“报告保,这英清峡纤
,如今已经
保指示,基本上修建完工了!”翟锦观见到阮元前来视察,也当即上报
:“我们前后修路三段三百七十余里,平治
路两万四千四百丈,修建了桥梁一百四十五
,其他开凿崖石、叠修栈级、伐除冗余树木之事不可计数,用银四万九千两,正好没多
来。如今这三百里纤
,也只剩下下官监修这一带需要再行平整几段
路,对那边的两座桥再加固一下,就要彻底竣工啦!”
,如何?”李明彻提议。
“不妥,这些年我看得来,洋人运力也就是二十万石上下,免了
税,也多不了多少。而且这些年用钱的地方太多,朝廷……还真不能随便免掉这样一笔商税。”但阮元也在思考应对之法,思忖半晌,阮元又向李明彻
:“我这个想法或许稳妥,一旦真的
现旱情,我们让广州商人自己南下购米,朝廷发予他们购米牌照即可。这些年南洋好像也有个新港,我看广州……听说福建也有船过去,咱们的商人,应该也有实力再运十万石上下的洋米回来。”嘉庆末年,英国实际控制的新加坡正式开港,此后每年都有一些中国商船前往新加坡贸易,只是新加坡毕竟开港时间尚短,这时还招徕不到足够中国帆船。
光六年的彗星凌空,所见者并非只有阮元和李明彻二人,与此同时的奥地利国内,一名名为比拉的天文学家经过计算,确认了该彗星轨
及公转周期,这颗彗星遂被欧洲天文学界称为“比拉彗星”。时至今日,该彗星已经消散在宇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