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百四十四章 江藩大战方东树(2/3)

只听得这时江藩继续向方东树辩:“植之,你所言望溪先生,多有治国论世之言,国史怎能没有列传?至于你所言刘海峰、姚惜抱,他们书作我没见过,妄自定论,岂不是主观臆断啊?”

保所言甚是,这字之辨,保已有定论,而这‘理’字之别,东原先生也早有论述。”江藩也继续向方东树:“东原先生言理,曰本系腠理、文理之言,本于事之别。能分辨事之别,看清事务本质,方才可谓知理,濂洛关闽之学,却将求理之法颠倒过来,认为天理本在心中,那试问人所听声音,是声音本在心中,人随后听闻方才发觉,还是人心中本无声音,唯系听闻方有所得呢?若是声音、气味一概皆系后天所得,那为何天理偏偏是颠倒的,竟而先存于人心之中啊?”

“方植之,所谓圣本在孔孟,与濂洛关闽之学何?若是两宋没有濂洛关闽之言,而是直接承继亭林、梨洲、松崖、东原各位前辈,儒学只会比今日更加昌盛!”江藩素来瞧不起宋学诸家,便当即反驳:“濂洛关闽,徒言理之学,可究其本,这字与理字,他五人竟是全然不知其本意。最终以儒释,颠倒儒家先贤原意,终致圣学沦为空言,束书不读者往往大行其是,你所言如此颠倒之圣,纵使兴盛,又有何益?!”

“妄自定论?借,你这些都是借!”方东树听着江藩之语,当即向他反驳:“你汉学之书成书八卷,自亭林梨洲而至江永钱大昕,俱有论述,你那时候不担心主观臆断,到了宋学这里,开始说什么主观臆断?你就是瞧不起我等宋学前辈,是以有意贬抑我桐城先贤,究其本,你这是在亵渎先圣,你是想毁灭濂洛关闽以来,千载复振之圣!”

“哼,震一派胡言,肆意贬斥先贤,湮灭圣,他罪不容诛!在我看来,似震这般颠倒是非之人,比起那亡国佞,更加可恨十倍!”不想方东树听了江藩转引震之语,竟是然大怒,当即向江藩骂:“震天愚蠢,不能观天理之传,只知拿着古书照本宣科,所以才会将天理之语,一律视为庸俗,竟与那猪狗之凑理,豺狼之纹理相提并论。这肌之有腠理,豺狼虎豹之有纹理,本就是天理之所在,又何需他震再来多言?这天理本就与那纹理腠理有下之别,怎么可以一概而论?你等受震愚昧之言,甘视天理为庸下,此人之论,远啊!”

“一派胡言,濂洛关闽理之言,乃是万世不易之至论!却如何到了你中,竟成了颠倒先贤之意了?”方东树素来景仰宋学前贤,这时听江藩言语针对,当即向他斥

理有先后,而方植之所认定的下先后,和保不一样啊。”严杰一边解释着,一边也不禁忧心:“只是植之这个脾气,你现在让他怎么和保讲理呢?”

“植之啊,这件事若是多能研读古籍,辨别源,你应该看得清楚啊?”方东树却没有想到,这时竟是阮元主动开,为江藩解释:“就以这‘’之一字而言,秦汉古籍言者甚多,总而言之,当是‘血气心智’四个字。可佛典之中,却另有一,概括而言,此成于人未生之初,虚灵圆净,光明寂照,人受之以生,若为嗜所昏,则需静养心,方可见其本来面目。彼时初译佛典,晋宋姚秦之人不知如何翻译此,方才借用了古籍中的‘’字代指此事。如此可见,儒家之,与佛家之截然不同,儒家之,乃是人生后所,不在人生之前,自然也不需要再去见什么本来面目。佛家言,则曰虚灵寂照之语,必静养心方可求得,而论之,便是天理人之辨。由此可见,程朱宋学言,其实是将佛家之错当成了儒家之,既然如此,那我等汉学之人,将儒家之回归本源,不是正好彰显了‘’之一字的本意吗?是以于字而言,但言节便可,却并非绝啊?”

“一派胡言,你竟敢污蔑东原先生!”阮元幕中之人,大多皆是研习汉学,视震为前贤,这时听得方东树言语对震颇为不敬,已有几个情急躁之人,当即言相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