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彭元瑞见乾隆所言有理,只好改
赞同,和珅自然也没有异议。
乾隆又往下翻着试卷,
:“这一篇……朕也知
,那彦成的。阿桂有这样的孙
,也是后继有人了。只是他是大学士之孙,官职拟定之事,就不需你等参与了。朕先授他编修,以后如有功勋,再行升迁不迟。”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往往也要统领六
,把那彦成暂时留在翰林,不去改
,也是乾隆担心阿桂势力过盛之故。和珅和彭元瑞自然没有异议。
看试卷翻到最后几张,乾隆忽然
前一亮,
:“这篇写得好,罗因鸟而始张,鸟以目而罔逸……理密文连,丝
簇,隙漏相承,玲珑互复……盖集目成罗,唯一罗乃收众目,而分罗得目,非一目可抵全罗……文采、气韵,兼而有之,又不见滞涩,这般行文,今日试卷里,当要数第一了。”最后尚有三篇试卷,乾隆观其大略,都不满意,
:“和珅、彭元瑞,你等过来看看,若无异议,这一篇朕取为第一,如何?”
和珅和彭元瑞将几十篇庶吉士试卷一一对着看了,和珅尚且未答,彭元瑞已答
:“回皇上,臣以为这篇试卷,确是不错,皇上拟为第一,臣没有意见,只是不知是何人所作?”
“若朕记得没错,此人应是……阮元。”乾隆自江
举荐阮元后,对他书法字迹,也时常留意,故而这时见了试卷笔迹,渐渐想了起来。又
:“彭元瑞觉得不错,和珅呢?这阮元在翰林院中,表现可好。”
和珅听到阮元姓名,心中倒也思绪复杂,一时说不
话。
阮元传胪之前,和珅听
中消息,便知
阮元与江
关系密切,当时便备了礼
送到总商行馆,想着阮元若能与自己共
退,自己也能顺藤摸瓜,把两淮盐务纳
自
势力之中。可阮元收了礼后,并无其他动静,更没有上门拜访过自己。
他曾暗地里调查阮元家世,知
阮元祖母妻
,都是江
同宗,自己拉拢阮元的策略,原本没错。所以翰林之中,他也有意数次接近阮元,阮元态度尚属谦和,每次见到自己,都恭恭敬敬的作揖成礼,称自己一声和伯或和中堂。甚至偶尔还会提
一两个问题问自己,自己懂的,也就随意解释一番,好在阮元也没问自己不懂的。
理说,这样的态度,自己不是很满意,和那些登门送礼的官员相比,阮元的态度简直就是不近人情。可翰林之中,对自己恭敬,同时能看
学问的,还真就只有阮元一人。钱楷见他,是成礼后便离去,再不多言。胡长龄、那彦成等人,更是见到自己影
,便即退避三舍,绝不与自己相
。翰林中倒是也有向自己献媚讨好的,可那几人学问浅薄,只怕难成气候。若说既值得,又有可能收为旗下的翰林新
,只怕也只数得上阮元了。
想起湛
之事,自己也不免有些心虚,乾隆对阮元和江
的关系,对阮元的才学,了如指掌,自己若是因为私
不够就排挤阮元,只怕又要被乾隆训斥一番。故而只好说
:“回皇上,臣以为阮元此人,原本才学不错,
翰林后,学业也自
研。散馆之前翰林开庶常馆,
馆新世纪小说网不多,阮元便是其一。皇上真知灼见,臣自无异议。”翰林选举乃是公事,故而要称臣。
“很好。”乾隆看二人都已认同阮元为第一,便继续
:“那便照例,授编修之职吧。”说着又看过其他卷
,
看编修、检讨、改
之任,已经拟定完毕。对彭元瑞
:“
下授官之事,朕已拟好,彭元瑞便去拟诏吧。”翰林授官与六
外任不同,不甚拘泥程式,彭元瑞领了旨,便下去草诏了。
看翰林授官之事已毕,乾隆
:“翰林的事,今天就到这里吧。今日另有一事,宣王杰和尹壮图
来。”
和珅记得,苏凌阿向他送密信时,提及的官员,就是这位内阁学士尹壮图。
尹壮图的名字,阮元也有所耳闻,只知他为人正直,敢于
谏,这一天他说了什么,阮元无从知晓。但几日之后,翰林院也收到消息,乾隆准备彻查山东山西仓库存银,此事是六
负责办理,翰林院不过讨论一番,也就散了。
又过得几日,翰林院的散馆考试成绩公布,位在第一的,果然便是阮元,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