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朱问对刘伯温,宰相之位落谁家(2/3)

所以,他才那么着急要将苏璟给推来,尽快的朝局重新稳定。

“老臣已经归隐,此事还是不便谈论了,无论老臣选谁,都是得罪另一个,陛下还是放过老臣吧。”

即便如此,还是有致远的事情现了。

本人尚且好些,毕竟是自己努力拼搏,甚至是用命才换来的荣华富贵。

这些朱元璋都看在里,也很满意。

个角度说,也是现在大明朝堂最现实的问题。

不放就是严苛,说话还是朱元璋会说。

这话说的是实话,这左丞相是什么位置?

朱元璋淡淡:“朕呢,心里有两人属意接了李善长的左丞相之位,一个是右丞相汪广洋,李善长若是退了,他这个右丞相顺理成章接受最为合适。”

汪广洋和胡惟庸。

朱元璋淡淡:“可是李善长已经好几次向朕透要辞官的意思,也给我推荐了继任的人选,朕若不放他,是不是有些太严苛了。”

理吧,百姓那边说不过去。

虽然说次数少没关系,但这事,谁也不知累积了多久之后会突然爆发。

功臣二代们恣意之后,倒霉的往往都是百姓。

“陛下说笑了,老臣算得了什么,哪有如此之大的作用,不过就是耿直了一些而已,当不起陛下如此的评价。”

“哈哈哈哈!”

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夺取天下的皇帝,自然也清楚百姓的力量,必须要顾好百姓。

因为整个大明王朝的统治阶层,包朱家在内,有着无数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朱元璋用姻亲血缘为纽带,将自己和大明的层牢牢的绑定在一起。

刘伯温朝着朱元璋拱手

朱元璋笑笑:“伯温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咱不说这个了,最近李善长也有意请辞了,你怎么看?”

君臣之间的默契,这一上,朱元璋对李善长相当的满意。

这样一来,矛盾就现了。

朱元璋眉微蹙,笑:“伯温,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但坏也很明显,这天下是朱家的,除了他们,还有无数的百姓。

朱元璋知,这就是缺乏压制的后果。

主动游离在朝堂之外,不过分手太多的事情。

但他们的孙后辈,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能到这个位置,那就是位极人臣了。

刘伯温一个请辞的诚意伯来给朱元璋挑选左丞相的人选,本就是两不讨好的活。

一个个都是功臣二代,凭借着父辈的功荫恣意妄为,犯了事朱元璋还不好理。

刘伯温朝着朱元璋说

要不是苏璟的事情,怕是会现更多的局。

朱元璋笑:“伯温,这里是你的府上,现在也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就当是为了大明,你说

说到底,还是决定脑袋。

李善长虽然没有明说过,但最近的表现,朱元璋都是看在里的。

显而易见,一家人,力往一使。

刘伯温回答:“老臣只是就事论事,这丞相之位,韩国公的最好,自然是没有必要换的。”

要说为了这些人不能和朱元璋一样想着顾上百姓,而不是只顾自己,那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又不是皇帝。

刘伯温立刻撇净自己上的事,稳定朝局,制衡淮西集团这样的重担,自己不行。

淮西集团依旧是朱元璋最倚重的主力,守卫边疆治理大明都需要他们,但越是倚重他们,他们就容易骄横恣意。

“韩国公丞相的很好,老臣以为,没必要。”

理吧,他们长辈的面得看。

浙东集团没了刘伯温,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大大减少,现在淮西集团已经是无人可制的状态了。

刘伯温低:“陛下此言差矣,大明宰相,非韩国公莫属。”

“至于另一个,则是中书左丞胡惟庸,他一直表现不错,也是李善长力荐的人选。伯温,你以为这两人如何?”

这是朱元璋挑选的左丞相继位之人,同时也是苏璟将来的对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