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四十一章 论功行赏,够不够!(3/3)

难不成要发火了?

还是说,崔亮要倒霉了?

朱元璋看着崔亮道:“崔尚书,你的意思是,苏璟的功劳不够,所以不足以封伯是吧。”

“正当如此!陛下。”

崔亮坚定的回答道。

“好!”

朱元璋喊了一声,说道:“那今日,朕就与你们好好论一论苏璟的功劳,论功行赏,方能服众。”

朱元璋话音刚落,太子朱标便从侧边缓缓的走了出来。

“标儿,你来说说,苏璟都做了哪些有益大明的功劳之事。”

朱元璋淡淡道。

显然,这些都是朱元璋早有预料的情况。

崔亮的反驳,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群臣登时感觉到了不对劲,朱元璋这分明就是有备而来,刚才的事,可能就是为了铺垫这个呢。

给苏璟论功!

这才是重头戏。

“是,父皇。”

朱标朝着朱元璋微微点头,然后面向下面的群臣,没有丝毫的胆怯。

早在大本堂,朱标便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朝堂,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并不少见。

“崔尚书,苏师曾培育出土豆红薯,可做主粮,只等今年分发到了各地农户手中,预计可以增收粮食,约两倍,此事,功劳有多大?”

朱标朝着崔亮说道。

这一开头,便是土豆红薯。

民以食为天,大明又是封建王朝,农业为主,粮食的增产,那可是重中之重。

两倍的粮食增产,这已经是非常夸张的存在了。

这还是因为去年培育的种子数量,并不能够将普及到大明全境的弄明手里,否则的话,还会更多。

当然了,作为主粮,土豆红薯肯定是没有水稻和小麦来的好吃的。

但能吃就足够了,大明朝可没有发展到挑剔好不好吃的程度。

土豆红薯一事,其实殿中百官不少都知道。

一开始是马皇后在宫内种植,后来农学院建立,便一直由农学院负责培育种子的事宜。

如此高产的作物,自然是不可能会掉以轻心的。

但,此事的源头是苏璟,知道的人,却是不多。

如今朱标点明,自然是震惊了不少人。

崔亮愣了一下神,然后说道:“回禀太子殿下,苏璟此举,有益大明,功劳甚大,能仍旧不足以封伯,至少要等今年粮食出产之后,方可定夺。”

崔亮这一番话,说的倒也没毛病。

粮食增产,对于大明来说很重要,苏璟的功劳毋庸置疑的大。

但总不能现在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就论功行赏了吧。

事情要分个先后,真有功了,再论赏。

这让一众淮西集团的官员心里,都在为崔亮暗暗叫好。

这反驳,很到位!

“崔尚书所言甚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