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与我何干(2/2)

听着苏璟的话语,刘伯温在认真的思考着。

只是这样大力的阻碍商业的发展,导致的后果就是商业税收上不来,大明的国库压力,最后都加到农民的上。

朱元璋反问

朱元璋听着苏璟的话沉默了。

苏璟看向朱元璋,:“你说的不错,不过我不认为简单的限制商人的活动范围是什么好办法。”

这不能一概而论。

苏璟瞥了他一,话一转:“农业只能保证基本的生存,商业却能提生存的效率。”

“那么你认为该如此解决这个问题呢?”

个商人,但他从来没觉得农业不重要。

“就比如农民,粮收了卖去,有了钱买农,就能生产更多的粮。”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一个方面。”

“要知商业的本质是资源的置换,而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显然是不一样的。”

明朝后期的农民,生活那是相当的

“就比如我北上收购,一路上可是看到不少牙行因为没有牙帖,导致货堆积,难以通,最后只能烂掉。”

苏璟当然清楚,这老朱如此作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让社会更加的稳定。

而且苏璟说的确实有理,商业不是坏事,坏的那是不务正业心思不正的商人。

(牙行指中介,牙帖就是官方发的中介营业证。)

当然,在这里苏璟也只是简单说了说当前的坏,未来的事情并不能提。

“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民生,而商的现则会毁坏民生。”

“这话说的还有几分理。”

“那么咱们的第一要务不是限制商业,而是限制商!”

“其中粮和农的买卖过程,就离不开商业。”

“将商人圈起来,其实大大限制了商业的自由发展。”

而且朱元璋认为商人是社会动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他们在买卖当中横加涉,才导致在战时年代甚至和平年代里现囤积居奇、价暴涨的现象。

商人随意通,那商必然会多许多来。

苏璟嘴角一扬,淡淡:“那是天的事情,与我何,我只是个商人,不朝政。”

“如今咱大明朝的商税确实低,但对于商人的活动范围却了相当大的限制。”

毕竟古代不比现代,没那么多的追查手段。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便可以了。

“有了商业活动,才能让资源更好的通,资源的通整合,反过来能够促农业的发展。”

相反,在这个农业社会的时代,农业是一切之本。

他和刘伯温微服私访,苏璟所说的事情,确实是见到过。

牙行没牙帖,货无法售卖,只能堆积。

限制商人的活动范围,在朱元璋当初制定这条规矩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稳定各方秩序的。

“这是第一个弊端。”

他本以为只是极少数的事件,但听苏璟的意思,怕不是他以为的这样。

一旁的朱元璋忍不住了,直接说:“姑且算你说的有几分理,但这商人若是不加制,那便是最不稳定的存在,不知多少人会被坑蒙拐骗!”

“这简直就是因噎废。”

朱元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