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章越是不是嫉妒王韶战功,王安石料之不是。
章越此刻:“陛下,熙河路新复,人心不稳,此刻又得岷州怕是兵力分散,以至于河州空虚,还请陛下召令立即加
河州之防御。”
没错,起因是岷州蕃袭击熙州,但明
人一看就知
是扯
。
正在说话之际,一名臣僚上殿禀:“陛下,大捷大捷!”
“度之!”
难去西北带兵真就比留京更好吗?
至于王韶确实是人才,能在章越不在熙河时兵成功。
“不敢当,相公没什么别的吩咐,下官告退了。”
王安石可以从章越的话里受到一
愠怒。王安石这一次叫住章越本想转圜二人的关系,告诉他自己打算推荐对方为翰林学士的决定。
那么是蔡延庆主动合了王韶吗?不可能,万一战役失败蔡延庆担不起这个责任。
吴充先行一步,章越上前问:“相公有什么见教?”
章越转离去。
官家一听大捷有些发懵,万一是河北与契丹战的大捷,那简直比大败还要糟糕。
脸上有些不对,章越这话可以将他比作
郭
自杀的边将。
而章越可不这么想,他不是见王韶建功立业就妒忌,而是想到另一个原因。
八成是王韶率领兵在自己不在熙河的情况下,攻克了岷州,以示其能。
官家闻言大喜,熙河路居然又取一州,而且还是在章越不在熙河路的前提之下,由王韶独立领兵完成的。
吴充:“臣以为还是谨慎为上。”
不过王安石听明白章越的吻,也就将此事收了回去
:“你方才在殿上的奏对都是金石之言…”
经略司可以调动兵,但粮草辎重的调度却要经过转运司的
合。
所以如此规模战役在自己不在熙河的前提下,必须经过中枢的首肯,也就是说是王安石默认了王韶兵攻取岷州。
大宋在西北的版图上又可以添加一个块了。离恢复汉唐故土又近了一步。
自己前些日在资政殿,今日在御前争了这么久,最后都为了他人作嫁衣。
“说清楚,是哪里的大捷?”蔡上前贺问,这臣僚太不懂规矩了。
如今是一个暂字,过些日便没有暂字了。官家也是同意了这个决定,
了准奏二字。
蔡:“陛下,木征新败,董毡与西夏联姻,是为无谋,又有何惧?”
听了章越这话,王安石被气得不行,沉下了脸了一个字:“好。”
这一次殿议也是结束,王安石如愿以偿得到了他想要的。
至于王安石此刻更是神有些复杂。
章越丝毫不怀疑王韶有取自己而代之的想法,于是发动了这场战役。
官家也有些惭愧,此事确实是太宗失责,他当初召章越回京,不也是有这个担心吗?
“木征余党在岷州造势袭熙州,经略副使王韶闻知后,与大将王君万率军先发制人破了敌军,至岷州全境降伏。”
听了章越之言,众人都有等章越你嫉妒了的想法。
王安石叫住了与吴充一并殿的章越。
或者说,就是王安石默许了王韶在自己不在熙河路时夺取了岷州。
比之章越提议节制四路,节制两路更容易让人接受。至于王韶素来有能征善战之名,若说之前节制两路兵有所怀疑,但这一次凭着攻下岷州的战功应该可以胜任。
王安石:“陛下,不如暂委王韶节制秦凤,熙河两路兵
。”
有自己在,或自己不在熙河,他王韶一样能打胜战。
官家一时没想到那么多,他此刻还是沉浸在收复岷州的喜悦之中。诚如章越所言,一次收复熙河路几千里疆土才是最要
的,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契丹一时挑衅,而
了先后次序。
但见对方:“是…是熙河大捷!”
自己还是熙河路名义上的主帅,但王韶却在自己不在熙河路时发动了战役,这意味着什么?
吴充,心想自己这女婿今日是怎么了,说起话来无所顾忌,全然不是平日谨言慎行的样。
从殿中步的王安石却未见多少喜悦,其实方才章越在殿上所言,不用对方提醒,自己也会想到。
此刻在殿中的章越不由惊讶,寻即看向了王安石。
可问题是收复一个州的战役,不是王韶一个经略副使想发动就发动。
王安石一开始便没有想让自己回熙河统军,而是早已经挑好了王韶接替自己统兵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