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七百二十章 献土(两更合一更)(2/3)

官家:“这也是兵法上的攻心为上了。”

官家不愧与王安石是一唱一和。

官家与李宪一面谈论熙河战事,一面吃着羊心。

这时候王安石,文彦博等宰执都到了,他们皆是向官家:“臣贺陛下,前方有捷报至阙!”

官家激动的情绪渐渐平缓:“真好生巧,这熙河之山仿佛就朕的目中一般,朕即便在汴京,亦可在此饱览熙州河州的山川景,此厚礼朕收下了!”

“可张守约兵不过三千,并不从其意。可蔡延庆却令张守约战。这蔡延庆并非帅臣,并无节制兵之权,而张守约本合听遵裕节制,却没有下令,此举实违制度。”

官家:“有理。”

如今不少朝臣都言官家,王安石二人拼了命地敛财,但这敛财是不假,可却没有半分用在君王的排场和享受上。

“朕准了!”

官家立即放下才吃了几的羊心,立即来到前殿。

朝中整日都是这般言语,官家自己也是心烦意,也在心底滴咕要不要停一停?

正言语之间内侍禀告说是相公们来了。

一旁的内侍看了对李宪大为佩服,三言两语便化解了官家的忧愁。

:“遵裕还奏言章越在香城驻扎时,以空纸公文先盖以大印,然后问熙州指挥调弓,箭失,粮科,而印信却留在临桃城中由心腹用印代为勾,这一印两,亦不合制,臣请定

李宪暗中叹官家的俭朴,虽不比上当初的仁宗皇帝,但官家却是真的不锦衣玉,也不游玩的,他可以将几千万贯内藏钱也不眨一下让章越,王韶拿去熙河打仗,但对于自己的衣却是简单得很。

纳土献土,是为臣服之仪,过去诸蕃降服中原王朝,献一握之土已表示归顺。

王安石:“之前遵裕上奏言章越,王韶已全军覆没实不实之言,二人如今城,并复克河州,又于谷大破番军,再趁胜袭安疆寨,激董裕,结吴叱腊与木征火拼,我军袭时木征大败仅以免投奔董毡去了,其弟毡角,毡抹都被生擒,已在献俘阙下的途中,如今章越王韶已为陛下收得河州全境!”

官家对李宪:“你熟知熙河兵事,随朕一并见相公们。”

王安石则:“章越,王韶上万大军尚为贼所困,张守约不过三千人,并非畏敌而是谨慎,倒不是不去而是担心兵少,之后蔡延庆许他五千兵,张守约方才行,此事顺理成章。”

经过李宪开解,官家已明白遵裕确实有夸大其词的地方,但心底仍是悬在那边,放不下。

正待这时一旁的枢密副使蔡:“陛下,臣有本奏,遵裕上疏弹劾章越言,香城无音讯时,转运使蔡延庆,经略安抚勾吕升卿,熙州判官文及甫一并令熙州钤辖张守约兵解救香城。”

李宪回答官家的奏对,官家便停下快认真倾听神。李宪言:“不过遵裕谨慎也是有理,当年范仲淹献上浅攻筑之法,而庆历之败正是源自如此。”

吴充都有言说陛下不必担心,由着前线将士去办,但另一位枢密使蔡则反对,更有不少原先反对兵朝臣,在朝中整天说章越王韶完了,几万大军都失陷了,甚至搞不好连刚打下来的熙州,通远军,会州也要丢。

李宪:“但臣观章越,王韶用兵步步为营,番师虽是人多,但他们择要害之地守之,待番军力竭人饥时击,则无往而不胜。故没有遵裕所言之患。”

官家得李宪言语早已缓解方才的情绪,一副智珠在握,成竹在之状笑着:“是吗?朕已早有预料。”

官家坐到御榻上,这时候一旁的内宦给他端上煮羊心。

而章越,王韶所呈的这副山川社稷图,已表示熙州河州全境成为我大宋的疆土了!

文彦博目视王安石,这官家正在激动兴着呢,你非提这事让官家决断,好似有什么好新奇的东西,商量也不与我等商量,便要立即在天下推行一般。

这御膳的煮羊心,里面有豆豉、大葱、陈、草果、胡椒、荜茇,煮得香气四溢,令一旁不由指大动,想迫不及待地尝一尝。至于官家也有了胃拿起快来。

吴充奏:“此事本当早日报捷,但章越王韶绘熙州河州二州的山川社稷图附捷报一并呈给陛下,故而迟了数日。”

官家激动地问:“何为山川社稷图,朕要过目?”

不久内侍端来一个桌桉,但见桌桉上沙土堆作江山的模样,以银模彷江河之状,整个熙州河州的山图皆呈于桌桉之上。

吴充:“这里沙土都采自熙州河州当地,今章越王韶献土给陛下!”

宋朝的官员喜吃羊,太祖皇帝每日都要吃上好几碗的羊汤,仁宗皇帝饿了半夜梦醒了也想要吃羊羹,当今官家呢也吃。

王安石:“当初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如今章越王韶献的这山川社稷图亦可助为前方将士攻城寨,臣以为可以在军中将领中推行此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