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百七十八章 功归人,过揽己(2/2)

章越闻言不由失声,没料到立下这功劳竟是自家侄儿和章楶。

郭逵:“二人因此大功已京受赏了。听闻你这侄儿也是胆识过人,天不怕地不怕。当日广锐军造反,劫原指挥吴逵而,正是你侄儿孤叛军之中,在刀丛中说服了吴逵。并且他还以命担保朝廷绝不会追究此事,保得士卒们的平安。”

郭逵:“这容易,官家已允许设秦凤路缘边安抚司,你勾此司时,自行征辟官员便是。”

“可以说如今广锐军上下能够活命,都是靠着汝侄,说起来老夫也是佩服不已。”

郭逵闻言慨不已。

如今收复了三州,章越理应功劳最大,但他却没有居功,反而一气列举了长达几百人的封赏名单。

郭逵笑:“你还真是不怕。”

/59/59235/29300767.html

郭逵笑:“哦?舍人这看来是真缺人,那我指给你一个路。我听闻朝廷正为疼如何安置,庆州兵变未遂的广锐军,以及柔远寨、三都寨的戍卒。”

郭逵笑着:“那好,那我去文将这几千兵给你讨来,到时候若了差池,可千万别怪老夫啊。”

章越摇了摇,这熙州距离秦州几百里远,自己要得知消息实在是太难了。

这是要封多少官啊?赏赐多少人啊?

郭逵大笑:“舍人竟还不知?”

郭逵则继续拿着王韶,向言:“老夫亲至这里询问舍人,有什么老夫帮得上的?”

章越:“刺充军的?好吧,我都要了。”

章越:“太尉也看到了,我们这里缺人,不缺番人,而是缺汉人。我这熙州不过有空有架,但下面的人都没有。”

如韩绛,韩缜当初对自己兵的支持,王韶,王厚父不畏死……总之事无细,微功必录。

章越大喜:“还请朝廷都发到熙州来。”

“但汝侄儿以命相抵,以白刃横于脖颈,言王广渊若背信弃义,他则死于当前。最后王广渊也是不得不妥协。汝侄生怕王广渊反悔,还搬了广锐军中与士卒们同吃同住呢。”

官家一直都倚重太尉。”

本要被罚的韩绛,韩缜,章越都在奏疏为他们说好话,一度在反对横山用兵,而政治不正确的郭逵也重新获得官家青睐。

章越听了后脸都苍白了,章直简直不要命了,居然冒这么大的险。

(本章完)

官家听说死了这么多人,不忍至极,因此十分自责,心情不好取消了宴。后来韩绛被重责,也是庆州兵变死人太多的缘故。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参与兵变的广锐军,还有柔远寨、三都寨的戍卒,事后被朝廷追究被斩杀殆尽。

总之枢密院议赏时,看到章越呈报的名单都是惊呆了,居然有这么长的一列,一气举了好几百人来。

章越是可以排在首功,但他上的奏疏里自己只提了数句,其余着写的是旁人的功劳。

他心想,难怪韩公如此重此人,他老人家果真是极有光的。

“不过人手嘛,确实也难,我们秦凤路的人就那么多,就连听闻要到移边至秦州来,各个都是畏之如虎的,更不用说是熙州了。如今秦州只有刺充军百余人。”

功劳除了赏赐,还可以用来抵罪。

这次攻下三州的功劳太大,章越,王韶二人的功劳肯定是第一的,而且王韶还是章越举荐了。

章越大笑:“是我承太尉的情才是。若是可以,他们的家属也一并迁至熙州来最好。”

不过郭逵与章越聊了半日,却始终一句不提王韶的封赏,实令王韶气得够呛。

章越问:“不知是何人,竟能将兵变平复?”

郭逵笑:“这些人都是悍卒,又是参加过兵变,你驾驭得住?”

朝中不少明官员都看得,当初太学苏家兄弟批评时政时,是颜复等五位直讲闹的事,但章越对此明明事先不知情,但却一个人扛了所有的责任,最后被连贬三级。

如今这些人不仅没死,章越还要将这些人全招来,放在熙州军屯。

郭逵是明人,官场上揽功诿过的人多了,但似章越这样过揽于己,功归于人的官员太少了。

章越:“既是蕃人都可以收编为军,又何况是我们汉人呢?我会有办法安排的。”

郭逵:“广锐军上下听了你侄儿所言后,皆信之不疑,事后经略使王广渊动意要动用蕃军将参与作的广锐军尽数屠杀。

郭逵:“你如何也想不到平定此事的是陇州签书章直章正和宣抚司的章楶章质夫。”

章越笑了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