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好珍贵的糖票,梁宝珍带上东西往镇等班车,让城里供销社去买布,还有大队长要的
素袋。
在镇坐上去城里的班车,一人
了两
钱,还看了看介绍信,颠簸了一个多小时,这就到了。
昨晚宋算了要买的东西,从手帕里拿了七块钱给她,零零总总加上车费,应该能剩个□□
到一块钱,留着给她防
用。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你只把东西带来。”
“同志,你这金刚刺换不?”一个穿着皱工装的中年男人走过来,看着地上
袋里
的半截黄木
样的东西发问。
费了劲儿,终于扯了十尺红平纹布,一尺布四
,这就
了四块钱,能
衣裳和
。从人群中挤
来,梁宝珍终于松了
气,拿着新鲜
乎的糖票上供销社的柜台
了七
钱买了一袋白糖,再转悠看看,又买了一对搪瓷盅,三把牙刷,一张
巾。
“有多少?”
“能换白糖或者糖票吗?”糖太稀罕,梁宝珍就随一问,也没抱多大希望。
“你是哪个村的?还有金刚刺吗?”男人是镇上酿酒厂采购办的,原本和附近几个村合作收金刚刺,不过前阵一场山火给烧了好几天,厂里的存货也不够了,这才
来碰碰运气。“要是有,你多带些来,有多少要多少,我都给换。”
城里的供销社比镇上的要大不少,东西也齐全,宋给梁宝珍下了任务,得买块红布,再买一对搪瓷盅回去,彩礼备不了多少,这是不能缺的。
为此,女同志还少给了一勺盐。
她的袋里倒是多了一堆生活用品。家里牙粉也不太够了,这回倒是解了急。
见年轻姑娘还有些犹豫,男人忙补充一句,“富粉
的,
细着呢。”
“你要换?”梁宝珍看一他脖
上搭的
巾,上
有酿酒几个字,一时明了,“你们酿酒厂不都是直接去收吗?还要这零的?我这就几
。”
全都是供销社要票才能买的,梁宝珍一合计,立应了,等着人回家把东西取来,把二十个
放
男人自己带来的篮
里。
着,可得吃
红糖。”男人明白这是乡下人来换东西的,琢磨一会儿家里的东西,“挂面要不要?”
梁宝珍一看,应该是爸和二哥泡酒用的金刚刺被梁宝玲收了来,“我妹没注意给捡
了袋
,你拿
来吧。”
“一斤,天鹅牌的,这还是别人给我们家送的礼。另外我这儿还有两盒火柴,一包牙粉,一块洗膏。”他算了算,二十个
在供销社卖一块钱,还得搭
票,自己拿来换的东西零零总总加起来得有个一块多两块钱了。
家里梁志喜
泡
酒,平时打酒贵,也舍不得用粮
酿酒,不如自己图个轻省上山挖几
金刚刺来泡酒,味
稍微差
,但也能过个瘾。
众人手上攥着钱和布票,个个手举得老,就怕营业员不收自己的,今天运气好,上了正红
和浅黄
的平纹布,这颜
漂亮,在一堆黑灰蓝的布匹中显得格外亮
。
买完家里的东西,梁宝珍掏自己的私房钱,一共六块五
三分,这是自己从小到大,包括毕业一年攒的钱,给即将结婚的村里好友李秀娟买了一板钢发夹,一朵绢
东西都换完了,宽敞袋里只剩下一堆金刚刺,梁宝珍四
望望,也没看到能换糖票或者直接换袋白糖的,有些遗憾。
富粉
的面条?梁宝珍瞬间心动,家里在公社打的面条可是二合面的,玉米面和黄豆面掺的,比富
粉那是差不少。
早上上新布的时间是八,这会儿天刚
亮已经挤了一些人,梁宝珍暗自庆幸起得早,要是再晚来一会儿估摸连块颜
鲜亮的布的影儿都见不到。
又站了一会儿,有个女同志用一包盐把袋里的几斤山货给收了,都是新鲜的野菜,有的给晒
了,能吃上好一阵。临了收货的时候,见着里
有几
的木
,专程拿了
来,“同志,这我可不要啊。”
“有,你这我收了,给你张糖票。另外你们村里山上还有没有,有的话来,我收了,折一
钱一斤的价格给你换东西。”酿酒厂收金刚刺价格是一
钱一斤,倒也没多给没少给,这里几
估摸也就七八斤,救不了急,不过他看重的是后
的金刚刺。
“我得回去看看,估摸能挖个六七十斤。”梁宝珍接过一张糖票,把几金刚刺给递了过去,这事儿确实是自己占便宜了,糖票多珍贵啊。不过她也明白,这人是想以后在自己手里多换
,“同志,下回这个时间,你看能不能找
各
票,我们在乡下很多东西买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