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总公司门口的人一下多了好几倍,那不正规的小市场简直繁荣极了。
尤其到了礼拜天,简直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犹如农贸市场一般。
有很多“邮票贩子”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像过去那样,仅仅抱着个集邮册在人海中穿来穿去,寻觅交易的机会了。
有些人是索性铺上报纸,摆个地摊,当起了守株待兔的农夫。
那几本集邮册一翻开,花花绿绿的邮票便会映入视线,由不得集邮者不垂涎欲滴马上掏钱。
而面对如此的情景,别人或许很无所谓,只关注里面的交易内容。
可对宁卫民而言却不一样啊。
说白了,就跟当初康术德重新看到鬼市一样,是绝对激动不已啊。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前世的老本行就是吃邮票、当邮商啊。
他还记得前世的那个冬天,寒风呼啸,尘土飞扬。
马甸邮票交易市场里只有摊主儿们在苦苦煎熬。
那时靠邮市里贩卖胶带谋生的他认定,这个地方是自己的人生苦旅。
他还记得前世那个春季,春光盎然,鸟鸣花香。
彼时的马甸邮币市场如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数不胜数的大包小包,数不胜数的人,一沓沓数不胜数的钞票。
已经开始做黄牛,跟着别人学着揽客的他认定,邮票是自己的人生转折。
他还记得那一年的秋季,钱币行情全面疯涨。
停在市场门口的高档豪车一眼望不见尽头,就像在开国际车展。
奔驰、宝马、奥迪一字排开,猎豹、宾利、法拉利、玛莎拉蒂也应有尽有。
那段时间,大批热钱没头苍蝇一样的涌入,马甸邮市犹如一台巨型的永不停歇的提款机。
因为天天能瞅得见自己银行卡里面的存款数字在近乎疯狂地窜升。
大赚了一百二十万的他又认定,邮票是自己的人生华彩。
就是这样,没钱时吃清汤挂面,富有时整鲍鱼龙虾。
他真的算是比较幸运的人。
在邮市里,仅用五年时间扒开了人生迷雾,找到了自我的事业方向。
他从卖胶带的小贩、马路游击队、邮票行商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有自己产业的坐商。
是邮票和邮市,让他真正脱胎换骨,脱离了贫穷,成为了薄有资产的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