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七章 流行(2/2)

“我书读得少,你别骗我!”

“哎,你这么想那就上路了。哥们儿,任何事现和存在都有一个必然过程,盛极而衰,循环罔替。况且这不是没有征兆的。你多留意一下就会发现,麦克镜虽然还走俏,可玩儿飞盘的是不是少了?”

“京城货一副蛤蟆镜十五,可听说城才五六块啊。我要能一百副回来什么景儿?即使真跌价了,我大不了就卖十快钱呗,还有的赚啊。”

想明白后,相当懊恼的给了自己脑袋一下。

好在痛苦过后,他睛一亮,还想到了最后的希望。

“如果人家赚了钱,卖得比你就更痛快,然后拿卖了的钱再挣钱补回来。这里外里,你亏大发了……”

只可惜,能明白理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宁卫民苦笑了。

不为别的,总犯一个错误,不懂得汲取教训,无疑是记吃不记打的智商问题。

“一旦阻力没了,或是时间一长,大家慢慢都有了。到了没有比较,难以再产生优越和新鲜的时候,立结束。”

“你呀,还是一,怎么压儿没学乖啊。刚才咱聊果时,是怎么说的?”

“喇叭则是因为社会舆论反对的缘故。报纸天天批,单位领导,学校甚至用剪绞。正是这样的阻力延迟了行周期。”

张士慧多少有不甘心,还心存幻想。

可惜,他自以为得计,在宁卫民这儿,却仍旧要遭遇打击。

宁卫民差没被他的表情逗乐了,想了想,觉得生意人还是谈钱最实际。

“真到这份儿上,你都不用想,再疼也得认赔。要不然就真得当破烂卖了。”

宁卫民的假设不禁让张士慧心底再次震动,他眉挽成了疙瘩。

“别的我也不说了,我就记着夏天之前,演这电视剧之前的时候,我也买了一墨镜。才十二块。现在了多少钱?你货都不来。我就问你一句,你要真下本儿吃之后,发现这玩意不好卖了,或者价格掉回去了,你还能舍得低价抛售吗?”

宁卫民摇摇,还是驳了他。

“可……可真能有这么快吗?我是说,不是有的东西就能长的吗?你比如说军装,还有喇叭……”

“更何况有了你的提醒,我已经知风险了,还能再犯傻吗?我不蛤蟆镜不结了。我决定了,去南方就表。”

“……可那是有原因的。军装因为老百姓得到不易。你看四个兜的,就比两个兜的行时间长。将校呢大衣、五五将校靴,直到现在度也没完全退去。这是稀缺决定的。”

“你看看现在周围的年轻人,十个里得有仨人带蛤蟆镜的,不知多少人有还没呢。行速度比喇叭快多了。所以我认为,麦克镜差不多到时候了。”

“我去,你别‘方’我啊。这是要我盒钱啊。我……我怎么可能舍得吐这个血啊?”

人》也已经演完了,上就会凉?”

张士慧再怎么样,算术还是过关的,毕竟是中生嘛。

“不是我拍唬你,别忘了,满京城不是你一个人在卖这东西。你不卖,别人卖。人家越卖,你手里东西越贱。”

宁卫民颇

“等等,哥们儿,我差让你绕去。你刚也说了,去南方货,有成倍的厚利啊。我不就是想去南方货啊。”

张士慧无可争辩,但此时,他的神却如同李小龙扮演的陈真在《武门》最后所说那句经典台词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