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二位到底今天谁请客呀?怎么买这么多好东西?”
这事儿上,不得不说米婶儿的明。
当然,对宁卫民甘愿放弃自己的前程去成全别人之举,反响不一而足。
一到了前门地区,不少熟人见了边大妈和米婶儿乐呵呵的忙乎劲儿。
她们好像是年轻了十岁,都是从心里一直笑到脸上,就差没有唱小曲儿了。
尽康术德和宁卫民
决不肯收礼,让两家人只对李主任表示一下就行。
这天是1980年5月25日。
排队买、要虾、挑鱼、割
、打酒、买莱,足足
了小三十块。
可哪次下厨准备饭菜都没有像今天这次这样兴过。
这样既省钱,还省事,又方便,又显亲近,多好?
但此时在场的人们,还就是没法再说一句责怪米婶儿的话。
她主动找边大妈合计,说分着办,还不如合着请。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年,家家
都要面对这样的情况。
边大妈也觉得这样是不错,就了
。
边大妈带着边建功和米婶儿一起到了重文门菜市场,各自分工。
于是无论是边大妈,又或是米婶儿,就会把宁卫民让工作之事又给人说上一遍。
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人笑他傻,有人夸仗义,有人怀疑是假的,有人猜他会后悔……
引无限的唏嘘和赞叹。
但鉴于这份恩情的份量,再怎么样,两家人也必须得请一顿酒席才像话。
尽边家和米家两家手都很
,两家父母还为孩
今后的婚姻大事着急。
一大早儿,边家人和米家人就忙不迭地爬起来,锣密鼓的张罗起酒席赖。
有意思的是,还别看说的时候,边大妈和米婶儿都淌抹泪。
代表着再难的日也有希望,总会等来
光雨
……
最终,有人叹了气,总结
的打上了圆场,抹上了稀泥。
煤市街附近的几条胡同,就几乎无人不知宁卫民的壮举了。
择菜、剁、炸
,炸鱼,炸完了,浇
,又剁姜末,又炒米粉,累得满
大汗。
再一合计,把摆席的日定在了
上到来的星期日。
谁都忍不住和她们打个招呼,问上这么一句。
但问的人往往不会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索摆上两桌,把老罗一家也请过来陪席,院里的邻居们一起
闹
闹。
当然,为边家和米家,对这么大的恩情,也不会仅仅说两句好话就作罢的。
但无论是谁,都不能不承认,边能有这样的事儿发生,毕竟还是让人
到宽
的。
这至少代表生活里还有奇迹,还有同情心,还有实在人。
于是随着这件看似不正常,却又好像很正常的事儿发生之后。
也真是怪了,是非对错虽然是明摆着的事儿,走后门确实不对啊。
“算了吧,咱们都是老百姓,谁都不容易。两位还是少说两句,该嘛
嘛吧……”
而且一回到家里,她们连喝的工夫都没有,就围上围裙开始大忙特忙。
“我们两家人一起请客。欠人家太多了,也就略表心意吧……”
就这一大堆东西,仨人拿回来都废劲,路上歇了好几起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