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2/3)

沈树人想了想,方孔炤这个要求也是应该的,用兵之,就是要随时随地尽可能集结优势兵力,打时间差将敌人各个击破。

沈树人跟他稍微讨论了一下信的内容,查漏补缺确定把握大,这才封好熔上火漆印信:

“贤侄,如今形势这般恶劣,老夫有一事一直悬在心中担忧不已。你觉得,若是贼再次大,朝廷真的没办法完全扑灭时。

沈树人把信给沈福,方孔炤也夜找来王得仁吩咐了一番,让他们抓好好休息,明天清晨就要骑城送信。

但如果刘国能肯抄贺一龙后路,战争有望在较短时间内结束,稍微借十天半个月问题就不大了。张献忠那边就算得到消息,也需要时间。

方孔炤看着沈树人把信彻底写完,也是对沈树人的劝说才佩服不已,同时也知了不少内幕,居然生几分肃然起敬之心。

“明日有劳抚台派人护送下官的心腹持此信去叶县求援,不如这样吧,末将今日城时,看到一位城门守备金声桓,以及他麾下千总王得仁,都还勤勉谨慎,武艺应该也不错吧?带上百十骑兵护送即可。”

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贺一龙,究竟当以确保灭绝哪一家为最重?老夫有一不好的预,唉,黄台吉这时候来,就算我们奋力死战,歼灭了一些贼,余估计也会被剩下的贼酋收编。

等王得仁收了刘国能回信后,如果确保刘国能会兵袭扰贺信、围魏救赵。那本官就把金声桓、王得仁本两千人,一并派去孝给贤侄援军。

老夫若是年轻二三十岁,未必敢拿怒天、黜为二甲末名的代价,这般直言诤谏。如今方知智儿的信中,为何对你如此推崇备至了。”

代清楚事情后,方孔炤对沈树人颇为欣赏,拉着他又了不少对军国大事的看法。

惜归顺后这些年来,大明朝就没哪个文官肯正瞧他的。

他吩咐人给沈树人重新沏上茶,再准备宵夜;问的也都是非常实打实、迫在眉睫能用上的问题。

不过,贤侄也要答应老夫一事:一旦随州解围,敌军退走,不但要立刻还我这一营人,还要再多派一营来增援,我这儿围堵张献忠已是捉襟见肘,十日八日还能撑持,久了难免生变。”

虽然已经夜亥时末,沈树人明天就要回孝,但机会实在难得,方孔炤也不愿放过。

目前从江陵到襄再到叶县的路,还算是安全的,贼并没有或南腹地。北面的李自成虽然已经从商洛山区窜来、了河南地区,但并不是朝着南盆地去的。

一开始不给援军,是觉得沈树人会跟二贺长期相持,他派的人不知要被借到猴年月,甚至是有借无还。

毕竟,崇祯去年召新科士奏对时,很多细节方孔炤也不知,他儿方以智虽然在场,也没全跟家里人转述。

如果不能全歼敌军,或者至少是俘虏改编回官军的话,只

方孔炤还能在江陵等城池虚立旌旗、减兵增灶、夜里偷偷兵,多欺骗一会儿。

到时候算算时间,二贺的前军应该也会得到贺一龙老巢被抄的消息,军心定然不稳。本官助你两千兵,对于追击动摇之敌,应该颇有帮助。如能快速退敌,再让这两千人回防荆州。

信的最后,沈树人还善意提醒:他这次请刘国能送监,绝不是为了人质,而是因为听说李自成也在河南重新肆,随时有可能糜烂。刘国能镇守信,兵荒,把儿带在边,万一有调动,反而不便,如果去了南京,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方孔炤发自肺腑地慨了几句。

方孔炤想了想:“这两人事倒也确实自告奋勇,勤恳任劳。这样吧——本官与你个约定,此番就让王得仁派骑兵护送。

而沈树人非常细心,还调给他儿理成“荫监生”,这个“荫”类的监生虽然不是待遇最好的,但必须父辈是勋贵或者级文官,才能封妻荫荫成监生,这等于是把刘国能“比照勋贵或级文官待遇理”了,面已经给到十足十。

“真是后生可畏,我大明年轻一辈的官员,还有如此铁肩担义,不以个人荣辱为重,只求利于国家的诤臣,真乃大明之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