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然则固荣辱在于取相矣。
能相能,如是者王,
不能,知恐惧而求能者,如是者
;
不能,不知恐惧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亲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国者,
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綦大而王,綦小而亡,小
分
者存。
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安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夫是之谓
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安不恤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亲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谓小用之。
用之者若彼,小用之者若此,小
分
者,亦一若彼,一若此也。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之谓也。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惮、非变也,改王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有千岁之国,何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由好声
,而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夫人之情,目
綦
,耳
綦声,
綦味,鼻
綦臭,心
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养五綦者有
。无其
,则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万乘之国,可谓广大富厚矣,加有治辨
固之
焉,若是则恬愉无患难矣,然后养五綦之
也。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
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故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得其中。闇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必至于
死国亡然后止也,岂不哀哉!将以为乐,乃得忧焉;将以为安,乃得危焉;将以为福,乃得死亡焉,岂不哀哉!于乎!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故治国有
,人主有职。若夫贯日而治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若夫论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
乡方而务,是夫人主之职也。若是则一天下,名
尧禹。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垂衣裳,不下簟席之上,而海内之人莫不愿得以为帝王。夫是之谓至约,乐莫大焉。
天下之大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
然后
之,涂薉则
;危
则亡。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
,谁
之与也。故
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
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
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百亩一守,事业穷,无所移之也。今以一人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使人为之也。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必自为之然后可,则劳苦秏(卒页)莫甚焉。如是,则虽臧获不肯与天易埶业。以是县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为之?为之者,役夫之
也,墨
之说也。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
也,儒之所谨守也。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摠方而议,则天
共己而已矣。
若
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
百里之地,可以取天下。--是不虚;其难者在人主之知之也。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足以壹人而已矣。彼其人苟壹,则其土地奚去我而适它?故百里之地,其等位爵服,足以容天下之贤士矣;其官职事业,足以容天下之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诗云:“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