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七章 对话(2/2)

“是的”。这一他也一样儿不信,但他们就是这么说的。

“他还要来营中来见我”?

“请来吧”!沉思良久,盛世源长叹一声。现在他别无选择,要么殉国,要么投降。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绛侯周平诸吕,安天下,位极人臣,及至沦陷囹圄,见狱吏如临大敌,见廷尉如地狱。何况盛世源这样儿一个平常人。也正是看准了这一,才敢冒险前来。

“大将军别来无恙”?命随从献上礼,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儿,满面笑的说

守营军士急忙报中军。此时的盛世源,已经好了决战的准备。他虽然知自己毫无取胜的机会,但事已至此,不得不勉为之。如今忽然听到亲自来访,实在有些不敢相信。

“骠骑将军要和我一起去,中郎将也要同去”。说完这句话,就让众人各散了。第二天带着柳熙烈、汤玉麟和二十个亲兵,来到盛世源的大营之外。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将军又何必太在意?想你我昔日在济北王座上,论及军事,意气风发,各胜擅场,真可谓一时瑜亮,当世之雄豪。今日一朝失利,如何就隳堕锐气,不他日之想”?

“如此情形,实难说无恙”。盛世源苦笑了一下,满面羞的说

盛世源是心里有了主意才请他帐,见说这里,心里已经是喜望外,但面上还是有些过不去,少不得要推辞一番:“大将军此言差矣,你我往日虽是朋友,但现在各为其主,盛某人智不如人,有死而已,愿大将军勿复多言”。

原是劝降来的,现在见时机成熟,即刻说:“将军此言差矣,黎某正与将军协力同心,共建大义,将军如何此不吉之言”?

“是的”。他也不敢相信,但他亲所见,不得不信。

“你是说,黎九元现在在营外”?

“人生而知者,礼义廉耻。凡义之所在,生死以之,何必分康乐人,东铎人?楚雨荨残暴不仁,先侵略鸣沙山,继而灭之。又侵略东铎,又灭之。凡经事七年,灭国二,杀人无算。虽桀纣何以过之?桀以不,天下叛之。纣以不,亲戚叛之。微、箕,皆至亲骨,所以弃暗投明者,以好义无穷,而不可以虚言费耳。将军亲不过微、箕,而楚雨荨暴于帝辛。将军如何不能舍彼就此?且将军以十万之众离康乐,误绝地,不战而失者,十之七八,以此而归,谁能容得将军?与其枉死,何如学夷吾,屈小节,就大义,成就一番功业,也不枉将军之大才”?

见他答应,大喜过望,随即说:“大将军若唱此义,何人敢不从?至于怨恨之事,虽难保没有,但亦不全然。将军若肯同来,则现在之军队,仍由将军统领,将校更无变更,将军尚有何忧”?

“我虽有意,众将亦未必肯从,且东铎人因我王之故,多怨恨康乐人,若不相容,悔之何及?彼时空遗天下人笑,何如就此了断,也不负家国之重托了”。

盛世源极知此言不过是客话,也只能借坡下驴,尴尬一笑,说:“往日无非纸上谈兵,怎么得数儿?今日大将军不负当日之言,而某已预作山中之鬼,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们家大将军亲自拜见寇将军,请诸位说知”。的家将来到营门之前,对守营军士说

宽容,这也是后来他谋反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现在,他却无话可说。

盛世源平静了一下心情,心中暗想:“他来显然不是为了叙旧,我们的情,也没有到这程度。那么,他就是来劝降的了”。能够让大名鼎鼎的黎九元亲自来劝降,对他来说,是一荣耀,但他还是希望,他是来放他一条生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