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9章 工业之光(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2/2)

伊丽莎白愣了愣。

“已经付了200双铧犁,垦区那边需要添置500匹……”

当然,现在这个工资制度还在完善中,但可以肯定的一是,工资待遇平与技术平的互相结合中,可以促工人们的学习情,让他们无不是主动学习研究提升自技术。

其实,在制定华工工资待遇时,朱先海是在参考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工薪平上,又借鉴了后世“八级工资制”,当然了,这工资制度并不是大锅饭,而是遵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劳分原则,八级工资制从一级到八级,在技术平、劳动对象、劳动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不同的其要求,现了熟练劳动者与非熟练劳动者、技术的工人与技术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

“1000匹?”

着着垦区的报告,朱先海想了想,对伊丽莎白说

“嗯,这倒是个问题,这样总是靠买,也不是事啊,想要解决问题,最后还是要靠农业机械化啊……”

当然了,成为熟练工之后,甚至就是带徒弟,也可以得到额外的收过打工人的朱先海很清楚,应该给予打工人什么,才能促他们的积极,况且,对于他来说,这些华工就是他的本所在。对他们极尽压榨,那岂不是自废武功。

心里盘算,吴六又一次把心思用到了车床上,虽说车铣件现在还谈不上熟练,但是相比刚开始,至少已经没有那么多废品了。

当然不知这间看似不大的工厂意味着什么,对于吴六这样的普通工人来说,他所看到的只是……每个月六块大洋的工钱。

“八级工,一个月能拿二十块大洋。”

而且往后要是成了熟练工,还能挣更多……

在机轰鸣声中,一件件泛着金属光泽的双铧件,被一一生产了来,组装成成品后,这些双铧犁会被送到南华北的垦区,那里还有几千人等待着农呢。

虽然是自产自销,但是随着垦区植的小麦、棉收获,就可以收回最初的成本。随着新式农数量的增加,垦区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当然,对于耕地匹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么算起来的话,还要什么地啊,只要在厂上十几二十年,这辈就吃喝不愁了……”

废品率减少,意味着收的增加,这也是动力啊。

“伊丽莎白,垦区那边的不够用了,看看让贝利再买1000匹送到这边。”

伊丽莎白的提醒,让朱先海的眉皱成了一团,然后沉

又一次,吴六盘算起了厂里开来的工人工资单,怎么算都比地更划算,那些开荒地的“农场工人”,每个月也就是4个比索,也就是四个大洋而已。

“会不会太多了,最近咱们已经在那里买了一千多匹了,再买的话,不仅会导致匹涨价,会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可是包吃包住后的每个月六块大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