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群臣都把目光看向了朱元璋,朱元璋的脸依旧没有任何改观。
这群人又把王朝灭亡的罪过往女人上推?
“所以历代明君都重视修养
,施恩德于民,以求不要
怒上天。”李善长
。
“胡惟庸说的不错,妖妃惑朝纲,也为王朝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宋濂站
了班列上前奏
,“岂不闻当年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直接导致周朝灭亡。”
要是换以前,朱元璋一定会认为群臣的观
是正确的。因为他以前听过的话本,评书,看过的历史典籍都是这样说的,文化环境就是这样。
你也比他好不了哪里去!朱元璋心中暗暗说。看着朝堂上一帮只会老调重弹的文臣,生平第一次
觉到这些以前带给自己压力的读书人,竟然是如此的无能。
不你之前有什么大功,犯了他的忌讳都会被杀。
朱元璋听得是一阵的皱眉。
两相对比之下,他们好像给秦先生提鞋都不。
“陛下,鬼神之说实属捕风捉影不足采信,不过末代君主昏聩肯定是原因之一。”这时候胡惟庸上前禀奏,算是为李善长刘伯温解了围,“另外下臣认为,历代王朝之所以灭亡,除了末代君主本
昏聩之外,还有妖妃
世,比如说妲己,褒姒杨贵妃……”
这些名动天下的大儒们说了半天,没有一个能把话说到上。他们不能解释末代君主昏聩的原因,就推说是
星转世。把每次天灾,都说成是上天发
的警示……
“宋大人说的有理!”吕昶站来说
。
与之相比,还是秦先生昨天说的那些靠谱,正确。
皇帝可不是什么善茬,杀伐果断。
“那是上天对昏君失德发的警示。”刘伯温
,“比如说唐朝灭亡的时候,中原地区就发生了百年大旱,饥民遍地饿殍遍野。宋朝灭亡的时候,就发生了百年洪涝,百万百姓
离失所……”
把全原因都推到无法验证的鬼神
上去,不问苍生问鬼神?
“那么为何每个王朝的末年,都会发生天灾呢?”朱元璋又问。
一旦说了有定数,朱元璋就会问明朝是不是也有同样定数?这是一个炸弹,碰都碰不得。
如果女人是王朝灭亡的关键因素的话,那么他们把女人的作用看的也太大了。朝廷是一个极其严密而且复杂的庞大机构,而后妃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微不足
的小角
而已且没有任何实权。
至于是不是定数问题,他们再也不敢妄议。
其余文臣闻言也纷纷,表示附议。朱元璋刚才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了答案,王朝灭亡一是因为君主昏聩,二是因为妖妃作祟。
本来想要借机表现一番的文官们万万没想到,皇帝的题目不但不是他们表现的机会,反而有像是个坑,稍有不慎就容易
首异
。
但经过和秦宇的那番谈话之后,他的界变得空前开阔了。
界一开阔,顿时就觉得以前的一些观
,是那么的浅薄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