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64 太上皇(2/2)

这一切的标准都是因为后世的人喜用金钱衡量一切,认为金钱就是一切,一切都以金钱论。

沈亮咽了唾沫:“这么多的女,太上皇就没生个一儿半女?”

就像范仲淹说的那样,不以喜不以己悲。

作为既得利益者,贾家后继无人,没有人能给隆乾帝提供实际价值,再加上贾府狗倒灶的事情不断,被人收集黑料,打了小报告,惹得隆乾帝大怒,被抄家放也属正常。

沈亮说:“父亲,太上皇的怎么样?”

沈亮也曾看到这些言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读书能获得知识,能找到工作,这些当然不错。

现在的境就跟他父亲英宗一样。”

这是小学老师、初中老师、中老师长期的教导,让一个普通的学生所锻炼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番推论完全要得益于自己后世所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

扯远了,沈亮要谢的事九年教育给他的系统思维,他可以站在历史人的肩膀上,系统、全局的思考问题。

正如当年明月说的那样,读书使我到愉悦,使我的内心大。

有些人鼓读书无用论,说什么那些小学没念完、初中没念完的人,照样挣大钱。

毕竟有的皇帝不要脸,有的皇帝还是要脸的,隆乾帝明显属于后者。

反而是那些读书读到硕士、博士的人,毕业了也就拿几千块钱的工资,所以许多人认为不读书比读书更值得推崇。

贾政像看怪一样看着沈亮好一会,方才说:“太上皇早年跟着英宗皇帝,被幽禁在南,吃了不少的苦,有小消息,当年景泰帝边的大太监使了什么手段,让太上皇……”

可是读书并不仅仅为了挣钱,也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很多时候,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的风光。

康健,只是沉迷女,听说皇帝搜罗天下女,每年都要选秀,选来的秀女都往太上皇那边送。”

知识并不是一个,而是由许多线串联起来的面。

沈亮摸着下,他觉得自己已经摸到了红楼贾家为何没落的原因。

沈亮找来纸笔,在纸上写下贾府——刘宗周——毕自严、范复粹、魏藻德——0,这几个人的名字,然后用线连接起来。

贾政问:“你想起什么了?”

历来皇权的更替,都要伴随着腥风血雨,贾家作为前朝的从龙功臣,能活到现在,估计是隆乾帝刚刚登基,还没腾手来的缘故。

太上皇没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越是阅读,懂得的越多,才会发现自我是如此的渺小,自己只是看到了知识的惊鸿一瞥,还有那么多的东西自己并不了解。

贾政不明就里,看着纸上面歪歪扭扭的线条和奇丑无比的字迹,微微皱眉。

沈亮没有回答,自言自语:“怪不得今日拜师,内阁首辅和尚书都来了,看来他们针对的并不只有我师父,还有我们贾家!”

贾政闻言大惊:“宝玉,这话可不能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