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7 户部尚书毕自严(2/2)

黄宗羲难得一丝关怀的表情。

他相信自己背诵之后,沈亮肯定会因为技不如人主动认输。

“小师弟,快背吧。”

一页,两页……

魏藻德起初还一脸满不在乎,“河东先生的文章,狗都能背几篇。”

柳宗元的文章通俗易懂,用词质朴,如果说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一面旗帜,柳宗元就是扛起大旗的人。

沈亮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凡大人之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实以立于世,故孔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不仅是魏藻德震惊,就连见过大风大浪的内阁首辅范复粹也是满脸诧异,“古书上记载,三国的王璨,能过目不忘,吾以为只存在于传说中,没想到还真的有这人存在。”

“放你丫的狗臭,我师弟过目不忘,他背诵来有什么稀奇,倒是咱们得状元公,赢得起,输不起,真是让我等大开界了!”

“更何况这本书是您亲自挑选,若说作弊的话,岂不是连毕大人也要牵连去?”

魏藻德腾的一下从椅上站了起来,拦下了沈亮,“尚书大人,我要举报,这个贾仲安在作弊!”

人,那就尽背吧。原本还想让你知难而退,现在看来,是没有这个必要了。”

“我以为老师只是,没想到这个小师弟真的过目不忘!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神童!”

内阁首辅范复粹哼了一声:“别浪费时间,开始吧。”

众人翻开书页,对照着《河东先生集》发现沈亮居然背的极为利。

张履祥不屑的说

其实历史上很多也拥有过目不忘的神童,如三国时的费玮、张松,唐朝的常敬忠、崔涓等。

刘宗周坐不住了,隐隐有些发怒:“毕大人,这从何说起?今日是仲安第一次登门拜师,比试也是魏藻德提来的,而且老夫敢用名誉保证,仲安和老夫事先绝对没有串通,至于仲安是不是提前背过这本书,这并不在这场比试的范围内。”

他的散文丰富多彩,论文犀利,言语之间针砭时弊,不留情面,读起来让人觉得痛快。

只不过这些人就算再厉害,也得读上几遍才能背诵,而且背诵的也是短篇文章,哪有像沈亮这样上来就背诵一本书的?

黄宗羲、张履祥、陈洪绶这些人更是不堪,差给沈亮跪下了。

魏藻德没理会他冷嘲讽,正:“要么是贾仲安提前背过这本书,要么就是他和刘大人……”

而坐在末位的贾政则淡淡一笑,心说我还没给你们说他三天背完了一整四书呢,瞧你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样

沈亮:“师兄放心,这一场,我赢定了!”

魏藻德圆睁着双,满脸的不可思议:“这……这怎么可能!”

可随着沈亮一篇接着一篇的背诵,从雅诗歌曲、古赋到古圣贤碑、记山,洋洋洒洒,几无停歇。

没想到对方还真的是个愣青。

毕自严和范复粹对视一,毕自严:“师令说的不无理。”

沈亮背诵完一篇文章,接着不停蹄的背诵下一篇。

沈亮若悬河、滔滔不绝。

有时候,话不说完反而更引人遐想。

魏藻德非常有自信。

“余闻而愈悲,孔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