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9章 给咱好好上学(2/2)

更别说,朱元璋虽然撤了李善长的实权,却跟他结了儿女亲家,算是补偿了他。

刘伯温攥了手,望向朱柏。

万一胡惟庸不行,就让李善长官复原职。

他有了借,最近压就不去大本堂了,刘伯温那里也不去了,蓝玉不在也没有人教他习武。他整日就在御书房和街上混。

越是如此,言官们越是敬佩刘伯温,反而定地跟他站到了一起。

-----

李善长压就没有失

他是皇帝,不需要跟人汇报自己的计划。

不然那些来胡惟庸家里喜的人,怎么会转又来李善长家贺。

言官们都为刘伯温惋惜:鞠躬尽瘁,一心为国,却总是不得老朱的心。还不就是因为他不属于淮西那一帮,又不肯阿谀奉承,说好听话。

朱柏只能向刘伯温他们三位行礼:“夫在上,受学生一拜。”

所以就把他们放在一起训练,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

刘伯温他们还礼:“殿下客气了。”

在御书房混也勉算是学习,关键去街上混,简直就跟地痞氓一样。

他一看那些古文就打瞌睡,去大本堂还有人陪他玩蛐蛐掏鸟窝钓鱼呢,跟着朱标要无聊死。

那就是把朱柏也当继承人培养啊。

老朱虽然提了胡惟庸左丞相,却让李善长挂着个太师的名,明摆着不确定胡惟庸能不能胜任,所以要让李善长挂个闲职待命。

刘伯温自己似乎丝毫不在意,喜喜领着宋濂和李希颜去老朱那里谢恩。

老朱把朱标和朱柏叫了过来:“来来来。这三位夫以后就领着众夫替咱教导你们了,好好给夫们行个礼。”

他要想个法才行。

朱柏也意识到了这一

他知刘伯温的顾虑,却不想理会。

老朱一想起这事就疼。

淮西勋贵们幸灾乐祸,奔走相告。

他很不想。

他不想。

知再好的苗也要有人扶正才能成材,所以下了血本要把朱柏圈起来,好好教教。

让朱柏跟朱标一起上课,这个意思还不明显吗?

若真要说谁被降职了,那就是刘伯温了。

朱柏苦着脸:“父皇。太殿下文治武功比儿臣太多,通各经书集。儿臣连《中庸》都背不下来,跟太一起上课,肯定听不懂,也跟不上。不如还是让儿臣去大本堂混吧。”

况且对比朱柏之后,他意识到了朱标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比如谋略,比如世情练达。

朱柏各事务繁忙,有时候也是朱标和老朱自己把他从课堂上拉走的。

老朱沉下脸:“你还知你连《中庸》都背不下来,你瞧瞧你写的那个奏折都是些什么玩意,还不努力学?!再说咱也没指望你学成个经天纬地的奇才,就想你多学经书集,顺便跟着你大哥学得稳重一,别整天给咱惹事。”

枪打鸟。

胡惟庸也就还没坐稳。

老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都等于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