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2章 儒学改革(2/2)

不是说儒学不好,而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早就偏离了本质。

但是读书人杀不得!

他要行思想启蒙,就得从改变儒学开始。

可以从科举开始。

“孙儿不是完全反对儒学,只是想降低儒学的比重。”朱炫又

朱炫也不想皇爷爷被骂得太惨。

读书人为什么会读书?

现在的儒学,不再是孔圣人那些,更不是孔孟之

朱炫虽然读过不少书,但是没有地研究过儒学。

被每一代统治者沿用。

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因为读书可以当官,如果当官的考标准改变了,会让天下读书人,改读其他内容,能够引领风向,这是最好的手段。

朱元璋问:“乖孙认为,如何降低儒学比重?”

再加上曲解之后的内容,符合统治者的需要,顺利延续至今。

“孙儿认为,儒学的华,在于君六艺,礼乐御书数!”

必须得改。

照朱炫的意思,儒学是要改。

如果杀了,朱元璋就是暴君,遗臭万年。

朱元璋又看向朱炫,这孩有些话,虽然说得很叛逆,比如反对儒学,会让天下人唾骂,但又很懂事,目光长远,格局很大,提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一针见血。

但是要改变科举,还是很不容易。

灭人,皇爷爷是否觉得,那些研究儒学特别的人,都有些呆。比如方先生,孙儿觉得他就是这样,比较古板,向往的是一,构想来的虚无世界?但不否认,方先生学问很,忠君国,但他的学问,只能去大本堂讲学,真正治国理政,其实还不够。”

比如汉武帝和董仲舒独尊儒术,他改革儒学,能载史册,传千古。

但是怎么改,需要有一个尺度,不会导致太大的后果。

读书人不能随便杀。

除开六艺,其他内容还是适当地保留。

独尊儒学,真的有问题?

照他的见解,儒学保留君六艺即可,其他都可以抛弃,但又担心这样,儒学名存实亡,外面的人,又是议论纷纷,各人等。

朱元璋的心思被说得动摇了,忽然觉得,如果他能改变这一现状,在后人的历史上,说不定还有特别的评价,历史地位也会不一样了。

地主和商贾,还有贪官污吏,朱元璋能照杀不误,不需要心慈手

听了这番话,朱元璋又觉得,很有理。

“至于怎么取舍,孙儿就不太懂了。”

现在能说的那么多内容,都是把后世的见识,搬一分来告诉皇爷爷。

但是已经延续了千百年,数不清的读书人,读的都是这些儒学,应该怎么改?

“其他的四书五经,天地君亲师等,可以酌情保留。”

六艺的作用是很大的,其中有两个,还是和打仗有关,儒学创建之初,追求的是文武双全,只不过被唐末两宋时期,那些酸儒曲解了。

这样会导致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到时候反对的人不少,这些人不像之前税务改革的地主,而是天下读书人,还包括朝中官员,翰林院和国监那些人等。

朱炫那篇文章,写上了八取士,原因就在这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