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207章 见面(上)(2/2)

二人连连作揖谢之际,却听铁铃声响,二赶着骡车过来。

港其实在宋元时就建成了。那两个朝代,没有海禁,中华帝国的沿海很有些贸易繁荣的气象。

到了大明时,东北到东南星罗棋布的各港纷纷封禁,大分码,变作了当地权贵或武装力量的私港。

罗袍男皆为辽东音,一个三十来岁的,方面长须,另一个年轻些的,则是团脸短髭。

至少现在看来,这个阿山,的确没有反常的蛛丝迹。总不能因为他比较聪明、善于思谋,就推论他是细吧?

“两位兄台,此地就该跟着姚某来,连几百年前的海港,都姓姚。嘿嘿,你们说,是不是天意?”

私港码附近,雕门廊的一院落中,姚千正与两个穿罗袍的男推杯换盏,一面洋洋得意地

见他在摇椅,应是给小豆包的。”

差役摆摆手:“莫慌莫慌,不是歹事,是好事。”

又对郑海珠恭敬:“夫人,你们这骡车去衙门办事时,二老爷看中车里那些家什的手艺喽。今日,请木匠师傅也去给他行个方便。”

姚千,醉迷离地望了望家丁边的瘦弱青年,:“外边等着,吃完了再说。”

骡车停稳后,车厢中钻一个差役打扮的男

更大的炸响声传来,借助势能下行、犹如活人推动的楯车组,被铁弹轰得纷纷散架,、铁片、木板碎块飞起老,又雨般嗵嗵嗵地砸在地上。

郑海珠走了几步,对也在现场观看的戚家军教官:“莫说七八斤的铁弹,就算这三斤铁弹,楯车也防不住。但楯车至少对于炮弹的弹是有阻碍的,若真的野战接敌鞑,那些甲兵一定会驱遣着包衣在前推楯车,帮他们开、阻挡炮弹和枪铳,所以对鞑的楯车阵,还请戚总兵与麾下赞画们参谋参谋。”

崇明县北边,姚港。

……

崇明的姚千占据北岛后,百姓就把“姚港”称为“姚泼港”。

“郑夫人,二老爷喊你们叫阿山的木匠,去一趟衙门。”

郑海珠又转,吩咐两个从松江孙元化过来的炮手学徒:“你们回去,也要与孙老爷和两位师讲,怎么提轻型炮的装填速度,还有铸造方怎么减少冷却时间,不求与火绳枪一样,但至少不能对着楯车加骑兵的阵营只打两三。”

郑海珠哦了一声。

“轰,轰……”

她以现代女对于男自尊心的认知行事,并未不停追问吴德招募过程的细节,而是另行安排阿娅这样的手下,盯着阿山。

他正嘘间,家丁在门:“老爷,县里送的木匠到了。”

姚千抿一酒,拍着脯打包票:“五六月是崇明秧的季节,苏州府不知啥时候就来人,我不敢擅自离岛。待后松泛时,我亲自跑一趟浙江,给你们些上好的湖绫杭锦来,那个贩到北边,能卖大价钱了。”

“老胡辛苦,阿山辛苦,”郑海珠笑容可掬,“我已与吴事说过,今日就给你们每人发三两银。”

两个教官:“我们回镇江后,定立即禀报戚总兵。”

她还要再说些细节,见阿山和胡木匠走过来,便住了嘴。

德就算月老的时候,也会先搜集情报,郑海珠思忖,自己是不是太多疑了,不信任吴德在招募辽民时的慎重。

姚千今岁搭上这两个辽东过来的商人后,拉拢了崇明县的岳知县和杨县丞一贩私,试一趟船,每人就赚了千两银

即使工兵是自己人,也不必让他们听到作战战术的信息。

阿山闻言,片刻前得了赏钱的喜悦刹那消散,他惊惧:“啊?我……小的没有歹事哪。”

此番已是第二趟船,装的仍是海盐、土布和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